北青報:警惕競價醫療廣告 借手機還魂

羅志華

2018年04月24日07:56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警惕競價醫療廣告 借手機還魂

  2016年發生的“魏則西事件”,給存在已久的互聯網醫療廣告揭開了“蓋子”。隨后,國家網信辦聯合多部委入駐百度進行調查,要求切實整改,百度也宣布對醫療業務進行調整。然而,非法醫療廣告並沒有離開互聯網。媒體記者最近調查發現,以往在電腦端出現的互聯網醫療廣告,更多地出現在了手機上。很多疾病關鍵詞,在電腦百度等搜索網站上沒有任何廣告,但在移動端應用上,搜索結果的前幾名全是醫療廣告。(4月23日《南方都市報》)

  競價醫療廣告看似遠離了互聯網,其實只是從電腦端轉移到了移動(手機)端。過去電腦端的一些騙人套路,全部被照搬到了手機上。兩年前針對競價醫療廣告在電腦端的整改看似卓有成效,而實際上一些競價醫療廣告卻在移動端“暗度陳倉”。

  競價醫療廣告棄電腦而去,卻借手機還魂,就會將這種模式的諸多危害原封不動地留存下來,很多患者仍會受其誤導,把騙子當行業翹楚來崇敬,把無良醫院當名醫名院看待,“魏則西式”悲劇仍可能重演。不僅如此,由於手機用戶比電腦用戶更多,且手機可以隨時帶在身邊,使用更加方便,在手機上投放競價醫療廣告,影響面和影響程度都會隨之提升。

  此外,使用手機移動端,忽悠患者會變得更加容易,過去在電腦網站上主要靠留電話,但在手機上,可以現場通過電話、QQ、微信等直接交流,還能通過語音進行輸入,就算不會打字,也可以直接與客服聊天。一些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之所以也被忽悠到城裡看病,沒病也能被診斷出“智力低下”“自閉症”,正是基於手機的普及率和影響面。

  更嚴重的是,與電腦端不同,手機集合了大量的個人數據,在移動端投放的醫療關鍵詞搜索廣告,還可以大量收集搜索者的個人敏感信息,進而實施精准欺詐或精准廣告推送。正如一名知情者所言,“在搜索的那一刻,你就已經被盯上了”。可見,競價醫療廣告在手機上出現,社會危害被加倍放大。

  針對醫療競價廣告,互聯網公司的確經歷了一輪較為認真的整改,目前在電腦端已很難發現競價醫療廣告。然而,競價醫療廣告在手機上重現江湖的事實也警示我們,監管必須睜大眼睛,並時刻警惕出現的變通形式,切不可被表面的整改成效所迷惑。

  同時,競價醫療廣告之所以成為頑疾,與背后存在的巨大利益驅動力有關,少數醫療機構不鑽研醫術,卻花大價錢搞廣告策劃和“病人開發”,根源在於其發展理念和經營模式出了問題。因此,在查處濫發廣告的平台時,還需對競價醫療廣告的需求端進行釜底抽薪式治理,對依靠欺詐患者牟利的無良醫療機構,要給予更加嚴厲的治理和打擊,在供需兩端封死競價醫療廣告的復出之路。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