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報:保護投資者不能止於行政處罰

史奉楚

2018年04月18日08:25  來源:法制日報
 
原標題:保護投資者不能止於行政處罰

  應不斷提升監管的技術手段和穿透力,確保對違規行為零容忍,讓廣大投資者有一個健全、公平的投資市場

  証監會4月16日晚公布了對萬家文化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相關人員市場禁入決定書,駁回了趙薇夫婦、龍薇傳媒、萬家文化及相關當事人的申辯,最終決定:對黃有龍、趙薇、孔德永分別採取5年証券市場禁入措施。同時,証監會還對萬家文化、龍薇傳媒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60萬元罰款﹔對孔德永、黃有龍、趙薇、趙政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4月17日新華網)。

  毋庸置疑,近年來,証監會及有關部門對於上市造假、操縱市場、內幕交易、違規披露信息等行為的處罰不可謂不嚴厲。如廈門北八道集團因涉嫌多賬戶、運用杠杆資金巨額操縱多隻次新股股票被罰沒約55億元。這顯示出有關部門打擊“黑嘴”“老鼠倉”、操縱市場等証券違法行為,保護投資者權益的決心。但徹底淨化市場環境,保護投資者權益,還不能止於行政處罰。

  眾所周知,在証券市場中,最應該注重作為企業“股東”的投資者的權益維護,這些投資者才是公司的衣食父母。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投資者,通過IPO的企業才能利用融資發展壯大,創造效益。

  我國的証券市場中存在諸多中小投資者,大部分人無非是想利用積蓄作為本錢,以便增加收入,至少不讓財富貶值。這決定了証券市場中的任何行為,必須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禁止欺詐、內幕交易和操縱証券交易市場等基本原則。

  然而在現實中,悖逆証券市場基本原則的行為屢屢發生。一些機構投資者利用資金雄厚、掌握內幕消息、佔據市場主導地位的優勢。採取頻繁對倒成交、盤中拉抬股價、快速封漲停等手法炒作股票,或者採取虛假陳述、故意炒作、違規披露信息等方式誤導中小投資者。進而將散戶作為“韭菜”那樣一茬一茬地收割,並牟取不當利益。可以說,凡是有炒股經歷的中小投資者都或多或少地被“收割”過。譬如,一些中小投資者經過觀察后發現某隻股票漲勢良好,狠下心重倉買入后卻遭遇跌停,被迫在高位“站崗”。而背后則是一些機構投資者集中資金優勢自買自賣、拉升股價騙取散戶入場的手法。

  雖然近年來有關部門對証券市場的監管不斷趨嚴,處罰也愈發嚴厲。如據公開信息,僅2017年上半年,就有20家上市公司共計164名高管或股東吃到証監會罰單,累計罰沒款63.61億元。然而遺憾的是,由於証券市場的特征,很多違規行為難以被及時發現,很多違規者甚至比監管者更熟悉操作手法,進而更容易逃避責任。譬如,很多看似不經意的信息披露或者信息披露的程度如何、早一天還是晚一天、先向哪些群體披露,均關乎廣大投資者的利益。而其中的很多手法很難被監管部門隨時掌握,及時跟進。

  同時,也要看到,很多天價處罰僅能起到事后懲戒作用,如果不健全監管機制,必然難以杜絕逐利者不斷突破底線,變換手法“割韭菜”。此外,中小投資者受到的損失該如何彌補,是否應追究情節嚴重者刑事責任也值得關注。

  從這方面講,對趙薇夫婦處罰不能畫上保護投資者權益的句號。有關方面有必要引導、幫助受損的投資者提起訴訟,要求相關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更重要的是,不妨利用這一案例的名人效應,用足用全處罰措施,以便加大威懾力度。此外,應要不斷提升監管的技術手段和穿透力,確保對違規行為零容忍,讓廣大投資者有一個健全、公平的投資市場。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