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給銀發低頭族更多關愛

林  雍
2018年04月09日05: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網絡在老年人生活中的“越位”,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會和子女對老年人關愛的“缺位”

    

  不管是走路、坐車還是吃飯、休息,都在低頭玩手機﹔半夜不睡覺,挑燈夜戰隻為追劇,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刷朋友圈……近日有媒體報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變得“一網情深”,甚至成為“網癮老人”。

  在智能手機、電腦十分普及的當下,老年人學會運用網絡,能夠更方便獲取資訊信息、進行溝通聯絡,當然是一件好事。筆者單位有一位年近六旬的“老網虫”,手機APP用得比年輕人都要溜。全民K歌、摩拜單車、微信全不在話下,手機自拍完還要美化一下,“人老心不老”的勁頭,讓后輩都深感羨慕。然而,一枚硬幣有兩面。老年人一旦過度依賴甚至上網成癮,則有諸多弊端。從身體方面講,長時間上網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頸椎病、眼疾等多種疾病。從心理方面看,本打算緩解孤獨,卻是“朋友圈越發越寂寞”,反而增添空虛感和焦慮感。近年來,間或曝出的諸如“八旬老翁長時間玩網游,突發腦梗住院”“婆婆迷追劇在家不做飯”等新聞令人唏噓,引人深思。

  網絡在老年人生活中的“越位”,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會和子女對老年人關愛的“缺位”。許多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的重心逐漸從工作轉移到家庭生活中,空閑時間多、獨處時間長。如果社區和社會組織能夠組織更多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子女家人可以更多陪伴嘮嗑,適當安排家庭旅行、老友聚會等社會活動,幫助他們培養書法、唱歌、垂釣等更多興趣愛好,讓他們的生活豐富起來、身心愉悅起來,疏導內心的空虛寂寞,盡享天倫之樂的老年人就會更加理性地看待網絡,又怎麼會陷入“網癮”之中?

  幫助老年人適應網絡世界,不只是防止他們掉進消磨時間的“坑”裡,也要提醒他們留意各種不良信息的“坑”。現在不少網上信息魚目混珠、良莠不齊,林林總總的“養生秘訣”、形形色色的“經驗之談”、虛虛實實的“鉤沉揭秘”,極易對他們的認知造成誤導。作為晚輩,應該設法提高老年人利用網絡學習和分辨信息真偽的能力,讓他們免受違法廣告、養生謠言等不良信息的干擾誤導。

  引導老年人平衡線上線下的關系,幫助老年人克服盲從心理、辨別信息真偽,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需要花費年輕一代寶貴的時間,更需要有循循善誘的耐心。在我們的身邊,時常能看到有年輕人“恨鐵不成鋼”,對老人動輒生氣乃至呵斥,那種“還不是為你好”的態度,常常適得其反。“有一種孝順,是帶老人跟上這個信息時代”,讓老人更好地“觸網”是子女的義務,也是整個社會的責任。

  隨著互聯網深度嵌入社會生活,老年人正成為上網生力軍。2017年,50歲以上網民群體所佔比例達到10.6%,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正融入互聯網之中。他們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構建獨特的上網生活,形成了區別於年輕人的網絡文化。發揚親情孝道、給予社會關愛,幫助銀發低頭族提高網絡素養,他們的網絡生活中才能有同樣燦爛的夕陽紅。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09日 09 版)

(責編:王吉全、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