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為釋放社會活力打開更大空間

沈慎

2018年04月01日12:12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實現美好生活的向往,靠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不懈奮斗﹔開創生機勃發的局面,離不開社會活力的競相迸發。

《說文解字》中,“活”字被理解為水流的聲音,社會活力猶如滋潤萬物的水流,對國家的發展意義重大。日前,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圍繞優化制度環境、釋放社會活力作出了重大調整和部署。從減少正部級機構8個、副部級機構7個,到推進政社分開、政事分開、管辦分離,再到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和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一系列具有遠見和魄力的改革舉措,打響了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改革攻堅戰,通過真正把“實現資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有化”的要求落到實處,為釋放社會活力打開更大空間。

釋放社會活力的總閥門、總開關,在於“改革”二字。用改革激發社會活力,能夠看到中國發展的清晰脈絡。小崗村家庭承包責任制的開創探索,沿海地區民營企業的異軍突起,深圳特區“三天一層樓”的建設速度,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活力極大激發,離不開制度上的“破立並舉”。一方面打破思想禁錮、破除不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體制機制,另一方面大刀闊斧調整生產關系,完善上層建筑。40年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步步深入,從解決機構臃腫到轉變政府職能,從理順關系到提高效率,機構職能實現了從適應計劃經濟到適應市場經濟的重大轉變。這一過程,煥發出強大的社會活力,黨和國家的面貌也煥然一新。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要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發展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蹄疾步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以“累計減少618項國務院部門審批”的力度推進簡政放權,以“最多跑一次”的要求強化服務提升,以上市登記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提升管理效率,一系列改革讓“無形的手”充分施展,讓“有形的手”更加有效。此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從制度層面更好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不僅成為新時代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大標志,也將成為煥發社會主義中國活力創造力的強大引擎。

“江河匯聚成川,無名山丘崛起為峰,天地一時無比開闊”。相比較政治民主陷入困境和社會發展停滯不前的西方,今天的中國各領域生機勃勃。各類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億戶,平均每天新增就超過4萬家﹔中國擁有164家獨角獸企業,而在全球排名前十的獨角獸企業中,中國佔了7家……事實一再証明,激發人民群眾蘊藏的創造能力,點燃億萬人民的奮斗激情,帶來的將是社會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源泉充分涌流。面向未來,為釋放社會活力打開更大空間,不僅需要以體制機制改革為抓手,進一步理順市場和政府關系,還需要在提升服務、優化管理、推進法治上下功夫,真正實現由做“加法”到做“減法”,由“管得多”到“管得好”。

每一次抵達都是為了更好的出發。踏上新征程,時和勢依然在我,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吹響的全面深化改革號角,需要我們以更大力度、更強決心、更好落實去打破條條框框,拆除籬笆圍欄。堅定不移執行中央決策部署,持之以恆釋放社會活力,我們就能在960多萬平方公裡廣袤土地上,凝聚起13億多人民同心圓夢的磅礡偉力。

(責編:馮人綦、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