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既要“無中生有”,又要“有中出新”

人民日報新知新覺: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魏士國  王小靜
2018年03月30日04: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推動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是一場深刻變革,直接關系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解決。順利實現經濟發展階段轉變,關鍵在於經濟發展動能轉換。從實踐中可以看出,經濟發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比較順暢的地區,經濟發展態勢較好﹔否則,經濟發展就比較困難。各地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應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深刻認識經濟發展階段變化,全面把握新動能的內涵和外延。經濟發展新動能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不僅指第三產業中的“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也包括工業制造中的智能制造、大規模定制化生產等,還涉及第一產業中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股份合作制企業以及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概括地說,舊動能是指依靠大量資源投入、較高環境成本和社會成本來驅動經濟增長的動能,新動能是指主要依靠科技進步、高素質人力資本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能。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需要樹立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目標導向,集聚創新人才和企業家等創新型主體,建立激發各種要素活力的制度機制。既要加大力度支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實現“無中生有”,打造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又要致力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有中出新”,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促進“老樹發新芽”。隻有兩者相輔相成、有機統一,才能順利實現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把是否符合新發展理念作為區分新舊動能的基本標准﹔必須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舊動能轉型升級和新動能主導發力都要以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為導向,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完成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這“三大變革”。其中,動力變革就是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問題。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才能有效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立足發展階段和本地實際,加強系統謀劃、頂層設計、動態調整。目前,我國總體上進入工業化中后期和城鎮化快速推進階段, 一個帶有規律性的現象是:舊動能不斷減弱,而新動能走向成熟還需要一個過程。解決新舊動能“青黃不接”問題,必須深刻認識和把握規律,積極作為,銜接好新舊動能轉換,縮短新舊動能轉換陣痛期,避免因動力機制錯配阻礙經濟向更高發展階段攀升。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對於各地來說,既有共性要求,也有個性要求。各地應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加強系統謀劃、頂層設計、動態調整。首先,深入調查研究,找出本地新舊動能轉換的定位、重點、難點、優勢、劣勢、突出短板、可借力處等。其次,加強系統謀劃,找到突破口和具有帶動性的關鍵領域,達成廣泛共識,在此基礎上進行頂層設計。最后,在實施過程中進行動態調整,在具體操作中做好“加減乘除”法,確保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不走樣、不出現重大偏差。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央黨校研究生院)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30日 07 版)

(責編:王仁宏、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