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不怕“隱私換效率”,就怕夾帶私貨

高路

2018年03月28日08:19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不怕“隱私換效率”,就怕夾帶私貨

  個人隱私泄露的事是近期一個熱得冒煙的油鍋,臉書還在鍋裡,百度又跳了進去。

  3月26日,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一次論壇上提到了最近頗受關注的數據和隱私問題。李彥宏表示百度在當下會更加注重這一問題,中國也在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緊接著他談到,中國人對隱私問題更加開放,或者說沒有那麼敏感,如果要用隱私來交換便捷性或者效率的話,很多情況下中國用戶是願意這麼做的。

  李彥宏發言道出了部分事實,數據越全面越清晰,越准確地反映真實情況,它的價值越大。互聯網公司要提供服務都是需要個人信息的支撐的,你開導航,電子地圖上會留下你的個人行蹤﹔上網購物,會表露自己的需求和個人興趣愛好﹔用互聯網溝通工具,留下的個人隱私就更多了,照片、聊天記錄、行蹤、社交網絡……你一邊在享受著便捷高質量的通訊服務,一邊則在不停地泄露自己的個人隱私。

  這原本是互惠互利的事,可是在一些互聯網公司“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的吆喝聲中,夾帶了私貨。比如將這種關系理解為用戶是用隱私交換服務,在讓渡自己的隱私權,這只是互聯網公司的一廂情願,難道我享受了一下你的服務,我的個人隱私信息就歸你所有了?

  數據是互聯網公司收集的,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就自動獲得了數據的所有權。互聯網公司普遍有種得了便宜賣乖的心理,以為既然自己提供了服務,那所有權就歸自己了。事實上,數據只是被你記錄,被你存貯,並授權你使用,但所有權必須得歸用戶。更有一些互聯網公司以為自己提供了免費服務,所以,用戶讓渡一點權利也是應該的,可這是真正的免費嗎?

  還有一些公司則濫用了用戶的信任。與業務有關的信息收集了,無關的信息也收集了﹔一些公司下載了它的APP,恨不得讓你把所有的隱私權利都開放給它﹔一些公司拿收集到的數據做著誤導消費、殺熟,甚至給騙子提供方便的事。什麼是效率,效率的著眼點是更好的服務,是用戶利益與公司利益的平衡。從近期爆發的各類濫用大數據的事件看,至少到目前為止,很多互聯網公司對效率的理解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自己的利益上說話。

  中國用戶為什麼給人一種隱私權不重要的感覺,權利意識淡薄固然是一個原因,但更大的責任還在互聯網公司上。用戶倒是想重視隱私權的問題,可是你們尊重了這種權利沒有?隱私權條款淹沒在繁雜的協議文本中,不接受就享受不了服務,這種捆綁式的開放,表面上看是用戶自己打勾自己選的,其實跟被逼的沒什麼差別。

  這不代表大家就是沒有意見了,更不代表中國用戶就更加開放了。作為互聯網企業,享受著這種便利的同時,不應該以此為榮,更不應該偷著樂,而要在保護隱私權上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讓用戶願意分享數據,實現真正開放,唯一的辦法就是取得用戶的信任,用行為明確告訴他們,你們的數據是安全的,你的個人權利受到嚴格的保護。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