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決不能讓權力染上銅臭味

王金海
2018年03月05日05:2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希望大家做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高尚的人,以殷為鑒,嚴守法紀。習近平同志引用黃埔軍校名聯對黨員、干部的教誨,也給全黨同志劃出一道紅線:做官莫求發財、發財別來做官,決不能腳踩兩隻船,決不能讓權力染上銅臭味。

  權力染上銅臭味,古今中外皆有。清朝中后期,官場文化日益腐朽,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結果,清王朝很快陷入風雨飄搖之中。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宗旨,無數黨員、干部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贏得人民群眾的愛戴和擁護。但也有極少數黨員、干部視做官和發財為孿生兄弟,甚至宣稱“當官不發財,請我都不來”。在他們眼裡,做官乃謀取非分之財的終南捷徑。這不禁讓人想起《秋燈叢話》裡的一則故事:齊女待嫁,東鄰富而丑,西鄰俊而窮,兩人均來求婚。齊女說:“我想食在東鄰,宿在西鄰。”一些落馬官員猶如齊女,既想嫁西鄰貌,又想貪東鄰財,做官的風光與發財的實惠一個都不想丟。他們利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大搞貪污受賄、大發不義之財,最終難逃黨紀國法的嚴懲。

  古人說,“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泉之魚,死於芳餌。”為官發財本應兩道,公務員薪酬必然低於企業家。一個人可以選擇從政,也可以選擇經商,但決不能選擇通過做官來發財。既想做官又想發財,必定公權私用、貪污腐化,其結局往往是官財兩空。還應看到,權力尋租縱能短時間聚斂大量財富,看似風光,實際上卻陷入了行賄者精心設置的陷阱。賴昌星修建窮奢極欲的“紅樓”,一些黨員、干部被拉下水。萬慶良被查前幾天,還去會所大吃大喝。“你以為自己有多優美的背影,其實別人看重的只是你的背景”。那些美酒佳肴、金錢美色,無非是行賄者的誘餌,一旦著了他們的道,就會處處受制於人。這樣的人生與傀儡何異?可謂因小失大、愚蠢至極。

  做官不求財是天道,也是古代聖賢的共識。受祿之家,食祿而已,不與民爭業。用現代話說就是,為官拿工資就不應與民爭利,不能再搞什麼副業創收。這就涉及義利觀問題。儒家的義利之辨主要是說,無論有什麼利益,都要想一想是否合乎道義。見利思義、義然后取,在價值排序上義優先於利,這是君子。否則,見利忘義就是小人。這是古人義利之辨的價值起點,對於我們今天修煉共產黨人的“心學”仍有啟示意義。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共產黨人就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革命烈士方志敏“官”很大,卻身無分文、一生清貧,讓國民黨軍隊的高官感到無法理解。朱德同志在家書中說:“那些望升官發財之人,決不宜來我處﹔如欲愛國犧牲一切,能吃勞苦之人,無妨多來。”遠在四川老家的母親80多歲,生活非常困苦,他不得不向老同學寫信求援:“我數十年無一錢,即將來亦如是。我以好友關系,向你募兩百元中幣。”人民軍隊的總司令清貧如此、清廉如此,讓人肅然起敬。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一生簡朴,從不公權私用。他的女兒中學畢業后,跟其他人一樣被安排到食品廠腌咸菜。這些優秀黨員、干部用自己的言行証明,斤斤計較於物質利益、苦心孤詣於一己之私,與我們黨的宗旨和追求格格不入。黨員、干部隻有從思想上解決好入黨為什麼、當官做什麼、身后留什麼的問題,才能履行好黨員的權利和義務,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

  事實一再表明,黨員、干部“總開關”出了問題是最大的問題,一定過不了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必定不能清清白白做人、干干淨淨做事、坦坦蕩蕩為官。黨員、干部要向老一輩革命家學習、向英雄模范學習,自覺做到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不義之財不取、不法之物不拿、不淨之地不去,真正做一個人民群眾交口稱贊的優秀共產黨員。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05日 07 版)

(責編:王仁宏、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