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新論:審視“年味”裡的文化命題

孫佳山
2018年02月12日05: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文化創新無止境,在時代大潮中豐富和創新節日文化的新形態,不僅不是對春節的否定,恰恰是春節生生不息的原動力

  

  轉眼又要到農歷新年,神州大地上涌動的人潮,顯示著這個古老節日的活力。然而幾乎每年,我們總會聽到“年味淡了”“年俗隻剩下俗”的感慨。今天的“過年”與過去有何不同?“年味”如何吸納時代韻味?新故相推之際,其實正是我們傳承和創新傳統文化的契機。

  歷史地看,春節節日內涵是在漫長時間浸潤中形成的。作為傳統農耕文明的結晶,“年”的最初含意指的是農業的時間標尺,一年就是谷物的一個生長周期。漢武帝時期制定《太初歷》,將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孟春為歲首,正月初一過春節的習俗由此逐漸形成。在長達兩千年的時間裡,春節文化形成了以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的禮俗和規制,根植進中華文明圈的深層文化認知結構裡,凝結成中華兒女的精神根脈。所謂的“年味”,其實就蘊藏在這些過年的儀式感中。

  用比較的視角觀之,過年形式和習俗隨時代變遷而不斷更易。過去媒體資訊不發達,過年的文娛活動僅限於家庭成員之間。1956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向全國聽眾現場直播了梅蘭芳、侯寶林、老舍、巴金等老一輩文學家、藝術家演出的《春節大聯歡》,叩開了過年“聯歡”的大門。隨著電視的普及,央視春晚的文化大餐,又為過年賦予了新的文化韻味。最近幾年,從網絡拜年、網絡聯歡到紅包大戰、集福活動,互聯網對以春節為代表的傳統節日文化日漸展現出深厚的重構力量。文化創新無止境,在時代大潮中豐富和創新節日文化的新形態,不僅不是對春節的否定,恰恰是春節生生不息的原動力。

  變與不變的辯証法則提醒我們,比傳統節日文化面臨娛樂流行文化沖擊更值得深思的,是如何做好傳統節日文化在現代時間體系下的新陳代謝、推陳出新。尤其是伴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與日俱增,整合傳承好以春節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成為一項日益緊迫的文化命題。我們應有自信,春節的核心文化內涵薪火相傳的趨勢不會有改變﹔我們也應有自覺,隻有建構好契合現代文化審美的節日儀式和文化形態,才能告別“年味變淡、年俗變味”的吐槽,讓春節一如既往地成為中國人賴以生存的精神港灣。

  傳承不易,創新猶難。文化終歸是一種深層次的精神追求,當下流行的許多春節娛樂活動,很大程度上還屬於“淺文化”。雖然紅包大戰等新生事物賦予春節接近全民參與性的文化娛樂形式,但在精神文化方面,互聯網尚沒有增加國人所冀望的“年味”,缺少那麼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化內涵。網絡文化泥沙俱下的缺陷,也增加了文化更新的隱憂。但是,技術演進的影響無遠弗屆,互聯網能帶給傳統文化怎樣的新變,值得我們珍視和培護。

  文化是時間的佳釀,也是我們走向未來的心靈皈依。審視好春節這樣一場事關每個人的傳統節日文化的迭代進程,採擷有助於增進民族文化認同的文化形式、載體和資源,我們一定能在新時代文化自信的托舉下,擁抱一個更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美好未來。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當代文藝批評中心主任)


  《 人民日報 》( 2018年02月12日 05 版)

(責編:馮人綦、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