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終結統計數字注水,終究要靠制度給力

林琳

2018年01月23日08:18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社評】終結統計數字注水,終究要靠制度給力

一些地方自曝統計“注水”,是對自身問題的正視和反思,也是國家層面相關制度不斷完善、改革不斷推進形成的壓力和倒逼。

1月2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發的報道顯示,進入2018年以來,已有多地主動曝光自己GDP“注水”。記者梳理發現,向數據“注水”的招數主要分為三種:一是財政空轉,年底交稅費,轉年再退回﹔二是重復計算,同一家公司在注冊地被統計一次,在實際生產地又被統計一次﹔三是故意虛報,一年財政收入160萬元,報成2900多萬元。

敢於自曝家丑、揭開傷疤,承認曾經犯下的錯誤乃至違法違規行為,不怕在全國人民面前丟面子,勇氣、態度可嘉,但仍需正視的是其行為和影響的惡劣。

從“注水”的程度上來說,一些地方絕不是小打小鬧,而堪稱觸目驚心。比如,天津濱海新區宣布擠出水分,將2016年的GDP從10002億元調整為6654億元,而過去一年裡,濱海新區一直頂著“首個萬億級國家新區”的光環被廣泛宣傳﹔最早自曝GDP“注水”的遼寧省,在2011年至2014年,其所轄市、縣累計虛增財政收入約佔同期財政收入的近20%。

統計“注水”、“美化”數字何以成了一些地方的共同選擇?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統計口徑和標准的選擇——標准不同,得出的結論便可能不同﹔目前實行的分級核算辦法給了地方統計部門一定的權力空間,而統計部門的人、財、物均歸各級地方政府管理,不聽當地政府的話很可能會有麻煩﹔從法律層面來說,數據造假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代價較小,往往僅停留在“通報”“處分”的程度,收益和風險明顯不匹配﹔“惟GDP論英雄”在此前相當長的時間裡頗有市場……

如此現實語境下,統計成為“統計+估計+拍腦袋”,或許不足為奇。有些地方甚至陷入“劣幣驅除良幣”的怪圈——造假官員的仕途比實事求是的官員更順。要遏制這種態勢、及時糾偏,需要諸多制度和法律層面的努力、改變甚至改革。

一些地方自曝統計“注水”,是對自身問題的正視和反思,也是國家層面相關制度不斷完善、改革不斷推進形成的壓力和倒逼。

比如,統計體制面臨變化,改革已有時間表。2017年6月,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了《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方案》,明確到2019年實行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各省份的GDP核算不再由省級統計局負責,而是在國家統計局領導下,由國家統計局和省級統計局共同完成。這意味著以后一些地方政府想對GDP“注水”越來越難。既然難以“注水”,就要想辦法先擠掉之前的水分。否則,GDP水分越多的地區,將來的壓力會越來越大,被問責或處罰的風險會越來越高。

還有,2017年4月國家統計局宣布成立統計執法監督局,充分發揮統計執法監督利劍作用,維護統計數據真實准確,同時明確對數據造假和統計偏差進行追責,對造成不真實數據的責任人,包括主觀造假和客觀能力不足造成的數據偏差,都將採取零容忍態度。與此同時,中央巡視利劍頻頻“發威”,直指一些省份經濟數字造假。不久前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防風險、去杠杆再一次被強調。這恐怕也是各地GDP擠水分的現實壓力。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過去風險小、誘惑大、“籠子”不牢的情況在逐漸扭轉。未來,保証統計數字真實、准確、有效,提高統計工作質量的“籠子”隻會越扎越緊、越筑越牢。

時下,我國經濟正在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而要高質量發展,擠水分、去虛假,擯棄“數字出官,官出數字”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礎。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同樣包含了統計體系和統計能力的現代化。確保統計數字的真實,終究要靠制度護航。我們不僅要建立更科學、嚴謹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提高核算的准確性、科學性和專業性,而且要建立更高效、嚴格的約束、問責機制,讓地方官員不能、不敢干預地方GDP數據的統計,讓“不管誰當領導都不能數字造假”成為一種規矩和底線。

(責編:董俊彤(實習生)、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