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晚報:“老字號藥企屢上黑榜”不只是形象自傷

胡建兵

2018年01月19日08:39  來源:燕趙晚報
 
原標題:“老字號藥企屢上黑榜”不只是形象自傷

2017年,國家食藥監總局共發布46次藥品不合格信息,涉及500多家藥品生產企業的超千批次藥品。記者近日梳理發現,其中近半數為中藥飲片類不合格信息,佔比為65.98%。在藥品抽檢不合格名單中,不乏知名企業。國藥控股、雲南白藥已多次上榜。(1月17日中新網)

多家老字號藥企上黑榜已不是第一次了。國藥控股已上榜18次,雲南白藥已上榜3次。北京本草方源藥業有限公司、江西百仁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中藥飲片等之前也因人參農藥殘留量不合格被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批評。此外,由於企業存在外購飲片貼牌包裝、生產檢驗記錄不真實、銷毀生產檢驗銷售記錄、篡改或提前填寫生產記錄等違法違規行為,安徽易元堂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已被安徽食藥監部門收回藥品GMP証書。

“老字號藥企屢上黑榜”不只是企業形象自傷,更說明有關部門對企業處罰還不到位。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不合格藥品信息,是一種事前干預。中藥材野生變家種、藥材異地種植,以及種植過程中使用農藥、化肥,加上土壤中重金屬等情況的存在不是一天兩天了。如果再不對藥企進行嚴格的監管,對於不合格的中藥飲片和企業隻滿足於通報批評,不從源頭上徹底切斷企業生產不合格中藥飲片的念想,那“中醫有可能毀在中藥上”還真不是危言聳聽。

中藥材、中藥飲片物料管理混亂,很長時間以來,很多藥企把取得GMP証、通過各種認証檢查當做“首要任務”,似乎隻要把各種核查應付過去之后,就可以鬆口氣,至於質量問題就不管了。讓不合格企業上黑榜,雖然對企業有一定的震懾作用,但如果不“真刀真槍”,過一段時間就好了傷疤忘了疼。因此,有關部門對企業生產不合格中藥飲片的問題,要有一個明確的限制,明確上“黑榜”的次數,一旦達到上限,必須嚴肅處理。

藥品不同於其他商品,關系到民眾的生命安全,對於中藥飲片的質量問題,隻有符不符合標准之分,而沒有企業大小之分。中藥飲片不合格的,不管其“老字號”有多老,都必須嚴肅整治。“老字號藥企屢上黑榜”傷的是我國的傳統中藥,傷的是民眾對我國的藥品監管制度的信心。

食藥監總局發現不合格的中藥飲片及時通報,使一些“老字號”藥企屢上黑榜,確實讓這些“老字號”藥企臉面盡失,但這還是不夠的。我國目前實行的還是中藥飲片抽檢制度,試想,如果一旦漏檢了,這些不合格的中藥飲片就會流向市場。所以,有關部門必須從中藥材的原料來源、種植、加工、生產、銷售等環節加強管理,哪一環節出了問題,就要問責相關責任人。隻有對多次抽檢到不合格中藥飲片的生產企業,在抽查達到一定的不合格次數后,取消他們的生產許可証,才能讓更多的企業提高產品質量,不再盲目圖利。

(責編:董俊彤(實習生)、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