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暖聞熱評:奉獻的種子總會發芽

張濤甫  陳逸君
2018年01月19日04: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物】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鐘揚

  【事件】30余年從教、16年援藏、10年引種紅樹……鐘揚教授總是和植物聯系在一起。一條陳舊的牛仔褲,一隻磨破的雙肩包,這種朴素的出行標配,也很難讓人將這與一段傳奇的人生聯系起來。鐘揚不幸離世了,如潮的禮贊和哀痛照見社會溫度。但他不是那種追求世俗顯示度的人,做了那麼多了不起的事情,也沒將這些閃光的事跡披挂在身上,等著別人的鮮花與掌聲。在很多人眼裡,以平凡之身做出不平凡的貢獻,鐘揚這樣的人可以說是新時代的平民英雄。

  【點評】

  隻有讀懂英雄的內心,才能追隨英雄的足跡。鐘揚曾說,不是杰出者才做夢,而是善夢者才杰出。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不論是凡常小事還是卓絕大事,背后都是情懷與夢想在支撐,總有一顆初心在不停地搏動。“一個基因可以為一個國家帶來希望,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我們學習鐘揚,就應從他的精神處用心,以我們之心去貼近英雄之心,讓英雄之光照亮我們的內心。

  學習英雄,就要拿出不縮水的行動,向英雄的背影致敬。援藏16年,鐘揚率領他的團隊在世界屋脊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萬顆種子,培養了第一個藏族植物學博士,為西藏大學申請到第一個生態學博士點,實現了西藏大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零的突破……16年中,他為西藏殫精竭慮、嘔心瀝血,以致心臟肥大、血管脆弱,每分鐘心跳次數隻有44下。在他的身后,還有一份未竟之業需要承繼。用實際行動把這副擔子接過來,將接力棒傳遞下去,我們才能讓英雄的生命無限延長。

  學習英雄,不一定是亦步亦趨地學其形,而應該學其神。與鐘揚教授同行,不一定都要趕往“世界屋脊”。鐘揚當年赴藏,因那是國家之急,西藏之需。我們身處新時代,凡國家需要的地方,人民期待的時刻,都是我們學習英雄的現場。國家和人民需要的,不論是大事,還是小事,皆是我們作為之處。今天我們學習鐘揚,不一定非要以鐘揚的海拔比照自己的身高,盡己所能,以極限的努力,奉獻最佳的狀態,就是對英雄最好的紀念。

  2010年,上海世博會英國館創意卓異的種子殿堂,令無數觀覽者驚艷,其中40%的種子是鐘揚教授奉獻的。他曾說,“我們採集的種子,也許會在幾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發芽,到那時,不知會完成多少人的夢想。”是的,在鐘揚看來,任何生命都有結束的一天,但他不畏懼,因為科學探索之路會一直延續。這是一種科研精神,也是一種英雄的無畏精神與奉獻精神,而它需要我們——你,我,他和她——來一起接力、堅守。如此,這個時代才不會少了“一個追夢者”,而會多了無數個“始終在為別人、為社會、為時代做事”的人。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19日 05 版)

(責編:王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