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警惕“扶貧形式主義”

項向榮

2017年12月19日07:59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警惕“扶貧形式主義”

近日,人民日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有些地方在制定扶貧政策、考核評估、督查巡查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嚴不實、面子工程、一刀切等問題。很多派駐到村的第一書記反映,填報材料耗費了大量精力。今年5月,有一個鄉迎接檢查團,僅打印費就花了10多萬元。

又比如,有些地方規定,扶貧檔案要求必須由第一書記親筆填寫,一式三份,均不得出錯,不得涂改。“有任何變化,三份都得改,改一項數據就得折騰好幾天。”一位第一書記介紹,有一個貧困戶,光身份証號碼就填了幾百次。因疲於奔命這些紙上功夫,耽誤了真正的扶貧工作,有人編了順口溜:“書記,書記,不下功夫去扶貧,隻剩書書、記記。”

對此,網友們在網上紛紛吐槽:“互聯網時代,這種管理方式確實有些落后。”“現在點菜都用iPad了,難道迎檢還得靠打印?難道電子版文檔不可以嗎?”的確,無紙化辦公應該好好落實!現在是信息時代,多運用網絡信息,這既節約資源,又提高行政辦公效率!還有網友建議,如今証明一家人是不是貧困戶,一個視頻就可以了,支付寶,微信都可以作為憑証,為什麼一定要用紙?

網友的建議的確朴實,但估計沒有觸及問題的本質。首先,真是貧困戶的話,能擁有很高的智能手機普及率?即使真的普及了,但如果形式主義的作風不改變,估計又會變出很多花樣來。比如現在一些地方要求貧困戶在申請貧困戶指標時,不僅要填書面材料,還要比以前多出一項任務:下載扶貧APP並且注冊,可貧困戶裡,本身文化水平就不高,又有多少人會玩APP?最終,這些任務又壓到基層工作人員的肩上,又衍化出一些面子工程、形式工程。而對一些基層工作人員來說,他們不僅要制作各種表格,還有各種系統,往往一個部門就要制作好幾個系統,好像系統裡面每個時間段任務完成了就真正落實了工作。但那些系統、表格實質隻不過是為了應付檢查的道具,對問題的解決依然沒有多大意義。一些形式主義比較嚴重的單位,工作沒做到位,反倒拿表格和系統來應付工作:我們已經把任務布置下去了,是底下人沒落實。實際呢?基層人少,表格多,會議多,系統多,做完了表格和系統,開完了會議還要迎接檢查,能真正用在做實際工作的時間真的很有限。

所以,問題的本質不在於是否無紙化有沒有落實的問題。當領導檢查隻看紙的時候,一些地方也就隻能紙上脫貧。當領導檢查隻看表格的時候,一些地方也就隻能表格脫貧。基層完全忙於應付這些奇怪的上級扶貧命令。扶貧最重要的是落實到位,形式主義的考核方式,必然導致形式主義的應對形式。真正意義上的“扶貧”、“脫貧”要嚴防形式主義!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隻有真正想困難群眾之所想,解困難群眾之所急,才能真正將黨和國家對他們的關懷與善意,帶進他們的心田。

人民日報的報道中還提到這麼一件事,有領導到某村檢查,發現檔卡有一處涂改,就大發雷霆地質問,“這是什麼性質的問題?脫貧檔案是進入博物館的歷史見証,你們就是這麼做工作的?”我想,檔案不是見証歷史的必要因素,人民的口碑才是。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