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95后畢業生“慢擇業”別以偏概全

蔣萌

2017年12月12日16:0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95后畢業生“慢擇業”別以偏概全

背景: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有820萬人,95后畢業生將開始走向職場。目前,各高校秋冬季校園招聘已逐漸接近尾聲,記者在近一個月的校園招聘會走訪調查中發現,相比80后、90后畢業生,95后畢業生求職緊迫度明顯降低,一部分畢業生呈現出“慢擇業”現象。

中國青年報發表張西流的觀點:在筆者看來,“啃父母”也是出於無奈。“慢擇業”現象的背后,折射出了當今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焦慮。最近本地一家文化事業單位,面向全省大學畢業生招錄4名工作人員誰料最終報考者僅9人,還達不到三比一的招錄比例數,令招考單位非常尷尬。在理性分析大學畢業生棄考原因之后,他們也就釋然了。假如是一名外地考生,過五關斬六將之后,有幸成為這家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起薪不到2600元,這些收入要租房,要吃飯,要通勤和通信,要參加各類保險,還要奉養父母……試問,區區2600元,對得住自己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對得起父母含辛茹苦的投入嗎?因此,他們認為這樣的“業”寧可不就。對於“慢擇業”現象,輿論一味地質疑和指責,是徒勞無益的,更不能視其為“讀書無用論”的范本,而應給予“慢擇業”者更多的寬容和理解。政府和社會要採取更多措施,為大學畢業生提供為他們發揮一技之長的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要落實普惠政策,加快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實施“收入倍增計劃”,縮小行業差距。隻有這樣,大學畢業生“慢擇業”現象才能控制在合理程度。

小蔣隨想:這得從幾方面看。一方面,有些單位開出的薪酬待遇確實較低,這可能是出於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單位效益不景氣,也可能源於某些老板故意壓榨員工。破解之道,要在大環境上提振經濟,企業必須淘汰落后產能,在進行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吸引優秀人才是重要工作,企業要明白尊重人才離不開合理回報。面對勞動侵權,勞動保障部門不能作壁上觀,該出手時必須出手,要切實維護勞動者的正當權益。另一方面,應屆大學畢業生要正視就業現狀,不妨選擇先就業再擇業,騎驢找馬總好過裹足不前。須知,“啃父母”無法提高職場經驗,反而有可能消磨意志,而在職場上的歷練積累是提高競爭力與議價能力的核心,一些前輩通過數年打拼邁向職場新高度可供借鑒。職場新人可以有傲骨不宜有傲氣,有時候得放低身段,這與保持自信與向上的精神面貌並不矛盾。還有,媒體要客觀報道,不能以偏概全,切忌對受眾產生誤導。比如,金融、IT、人工智能等,既有傳統高薪行業,又有未來發展新貴,這些行當的薪酬甚至還在走高,相關專業的畢業生還是香餑餑呢。對個人而言,要結合自身實際作出理智抉擇。最要不得的就是,患上選擇困難症,窩在家裡逃避。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