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有腳陽春”顯情懷

向賢彪
2017年11月23日04: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唐開元初年,宋璟出任廣州都督。他看到當地百姓習慣用竹木茅草蓋房子,便倡導以磚瓦建造房屋,如此既舒適耐用,又能避免火災。因堅持公正無私、為民謀利,宋璟被譽為“有腳陽春”,終成一代名相。

  走到哪裡,就把溫暖帶到哪裡。封建社會裡,像宋璟這樣的官吏可謂鳳毛麟角。但在共產黨人的隊伍中,無論是領導人還是普通黨員,“有腳陽春”者卻不勝枚舉。他們如同黑夜裡的盞盞明燈,為更多人照亮前行之路﹔又如嚴冬中的簇簇火焰,給人們帶來溫暖和力量。

  1945年,民主人士黃炎培訪問延安,對共產黨人的作風感受深刻。他在《延安歸來》中寫道:和他們天天見面談笑,真是古人所說“如坐春風中”。讓人如沐春風的,不只是共產黨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表情,更是毛澤東對延安老人的殷殷問候,周恩來與邊區群眾一起紡線的朗朗笑聲,朱德與戰士一起打球的矯健身影。這些場面、細節,生動詮釋了什麼是血肉聯系、魚水關系。

  中國共產黨曾瀕臨絕境,之所以能扭轉乾坤,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解決了“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根本問題。在延安,美國將軍馬歇爾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人民”。正是因為共產黨人始終把“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作為價值追求,堅持與群眾“一塊苦、一塊干、一塊過”,才贏得黨外朋友的真誠稱贊“得天下者,共產黨也”,才贏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從而凝聚起堅不可摧的磅礡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二字,永遠鐫刻在共產黨人的靈魂深處,也是我們黨永葆活力的源泉所在。

  物換星移,歲月崢嶸。今天,盡管所處的歷史方位發生了深刻變化,但黨與群眾的關系,始終是我們黨必須緊盯的根本問題﹔不忘初心,始終是對每個黨員的深切警醒。揭鍋蓋看群眾吃得好不好,摸被褥問受災群眾睡得暖不暖,跟鄉親們算脫貧細賬、展望美好未來……5年來,無論去哪裡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想著人民群眾,用腳步丈量民情,以真情回應民意。總書記的深情牽挂、親切囑咐,令人如沐春風、倍感振奮,集聚起無窮的信心和力量。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衣食住行、上學就業、看病養老……牽涉群眾利益的樁樁“小事”,進入改革快車道﹔立軍令狀、設時間表、繪路線圖……“五級書記抓扶貧”,精准脫貧捷報頻傳。5年來,一項項了不起的變革與成就,讓群眾體會到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定格了一個又一個難忘的歷史瞬間。人們時刻感受著,一個黨員人數超過德國人口的執政黨,究竟在怎樣踐行“以百姓之心為心”。

  “最美的畫面,是百姓燦爛的笑臉”。來自“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的觀眾留言,令人深思。始終不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追尋“有腳陽春”的精神境界,我們就能將濃厚的為民情懷灌注於一切行動之中。


  《 人民日報 》( 2017年11月23日 04 版)

(責編:王政淇、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