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歸屬感”和“感召力”

呂曉勛
2017年11月20日04: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一個知識社區平台上,一個提問“為什麼那麼多老外去中國后,都認為中國好?”吸引了大量留言,至今還在不斷更新。除了“生活便利”“人民友好”外,“有歸屬感”被很多外國網友重復提到。

  “有歸屬感”,這是一個有趣的回答,代表著來自天南海北的外國友人,對中國的情感正隨著時光的“發酵”而發生“化學反應”。從事遠東進口事務50多年的德國朋友沃爾夫蘭,感嘆“中國人最值得信賴”。來自美國西雅圖的自由撰稿人特麗莎,認為自己在中國常州找到了家鄉的熟悉味道。這些都為中國與世界的緊密交融寫下生動注腳,具體而深刻地表明中國富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所作的報告中這樣高度概括5年來中國國際形象與地位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道出了世人的心聲。近年來,中國話題無疑是關注熱度上升最快的議題之一。在互聯網上,許多外國網友會熱情點贊萬噸橋梁轉體、整棟建筑平移等中國工程,也會“催促”字幕組盡快更新《甄嬛傳》《琅琊榜》等中國電視劇的外文字幕。因為風光秀麗、文化深厚、美食誘人、交通便捷,中國成了越來越多外國人眼中的優選旅居地。

  事實上,感召外國友人的,不僅在於中國的風光與美食,更在於中國發展所蘊含的中國思想、中國價值、中國智慧帶給他們以不一樣的啟示與思考。有人注意到,十八大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國際重要場合的演講,總會贏得如潮的掌聲,所提出的中國方案、中國主張得到廣泛認同。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則在短短數年內,以24個語種、27個版本、660多萬冊的發行量,覆蓋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政要們從中學習“治理之道”,外國民眾則借此走近中國、認識中國。無疑,中國對世人的這種感召力是內在的、深層次的。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外國人對中國產生“好感”,還在於中國“走出去”的進程中,一系列響當當的中國行動,讓世人感受到一個和平、真誠、友善的中國,進而在心理上產生認同、在情感上激發共鳴。在不久前召開的2017“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上,一位緬甸記者在現場留言:“一帶一路”是我們的help(幫助)和hope(希望)。2015年初也門安全局勢惡化時,中國海軍不僅幫助所有中國公民,還先后幫助來自巴基斯坦、印度、意大利等15個國家的279名外國公民撤離。一位肯尼亞媒體人分析,各國友人願意將中國視為可信任的伙伴,不僅因為中國主動提供幫助,更在於中國展現了交朋友的誠意,凡事“說到做到”。也正因此,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國際聲譽與日俱增。

  “雖然她是一個國,卻更像一個家,當你來到中國,就一定會喜歡她……”最近,兩位外國歌手客串“導游”,手舉自拍杆分享生活,騎著共享單車穿街過巷,帶領觀眾體驗了一把行走中國的快樂與精彩,讓一首名為《I'm going to China》的英文歌走紅網絡。我國古人講“天下一家,中國一人”,在新時代,中國以其獨特的東方風貌與內蘊吸引目光、感召世人,也必定以更加自信、更加昂揚的姿態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 人民日報 》( 2017年11月20日 04 版)

(責編:白宇、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