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脫貧大業豈容蟊賊擋路

田卜拉

2017年11月16日18:39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近日,河南嵩縣、伊川、欒川等多地出現了這樣的微信群:每人繳納2.4元“報單費”就有望申請到國家精准扶貧款項。是陷阱,還是天上掉餡餅?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相信不久就會水落石出。

以扶貧為名行騙早已不是新聞,或假冒領導,或虛構項目,或謊稱幫領扶貧款,手段五花八門,讓人感嘆“魔高一丈”。但相比動輒成千上萬的數額,大家更容易放鬆對小金額詐騙的警惕。一位入群者說:“哪有騙子就騙兩塊四的?就算被騙也不是啥大事”,相信是很多人的共同心態。騙子正是看准了這一心理,用“家人”等稱呼套近乎,用“大愛之心”“福報”等話語騙取善意,讓人們放鬆了警惕。央視曾經爆料的“民族資產詐騙”與此有相似之處,利用微信工具,偽造相關文件,以繳會費為由,許諾巨額回報,集返利、傳銷、詐騙於一體,極具誘惑性。幾塊錢對每個人而言固然不多,但聚沙成塔、積少成多,錢數不可小覷,何況暴露個人信息會招致更多風險。

微信使人際交往更便捷,微信紅包帶給人們很多小確幸,但它們卻成了行騙者的工具。相比於竊取賬號、制作網站、搜集信息、撥打電話等“費時費力”的手段,微信詐騙緊跟社會熱點,編故事搞花樣,腳本層出不窮,更便於“廣撒網”。當然,網絡電信詐騙雖然花樣翻新,但並非防不勝防,公安部已組織部署持續開展專項打擊工作﹔而就個人來說,不貪佔小便宜、不透露賬戶密碼、勿因錢少貪便宜,是永不過時的防騙策略。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過去的五年裡,平均每年有1300多萬順利脫貧,每三秒就有一人跨過貧困線,中國成為世界當之無愧的“減貧英雄”。但截至2016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4300多萬,脫貧攻堅的硬骨頭也越來越難啃,距離二〇二〇的截止日期隻有三年,時不我待。行百裡者半九十,到了臨門一腳的時候,不能喘口氣、歇歇腳,更不容許任何人在這上面動歪腦筋。

脫貧,既不是“殺富濟貧”,忽略經濟規律以均貧富﹔更不能容忍“劫貧濟騙”,向困難群體吸血。騙取他們本就微薄的收入、讓他們的生活雪上加霜,戳痛了人們心底最軟的地方,這觸破的何止是法律底線,更是生而為人的起碼良知。面對偉大的脫貧工程,這些騙子無非是蚍蜉撼樹,難擋潮流﹔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要打贏攻堅的硬仗,也要掃除膈應人的蠹虫,這樣才能讓脫貧致富之路,一個都不能少。

(責編:白宇、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