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雙十一“剁手族”都是非理性的嗎?

蔣萌

2017年11月13日16:01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雙十一“剁手族”都是非理性的嗎?

背景:據報道,一位住在廈門的女士成為今年雙十一“剁手族”的典型,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她從網上買了300多條牛仔褲和200多雙鞋子,其中大部分沒穿過。在過去兩年,她網購花了上百萬,欠下不少外債。

新京報發表張豐的觀點:其實,購物車裡的商品,大部分都不是必需品,如果沒有“雙11”,可能根本不會購買這些東西,但當那個時刻來臨,人們還是拿起手機,乖乖地點了購買。習慣節約的老一輩人看著這種場景會心疼,但這只是因為他們還沒有被網購俘虜而已。“購買”這個動作本身具備了自足的意義,它給人快感,也給人認同感,讓人找到自己的位置。“你的剁手打敗了80%”的人,本身就是一種成就。我們需要的不是商品,而是購買本身,這就是“雙11狂歡節”的真實含義。不管怎樣,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自己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物品,而物品也不一定能給人帶來幸福。“買買買”的快感和“斷舍離”帶來的克服欲望的勝利感,是生活在今天的人們特有的感受,反映出人們在面對物質過剩時代的掙扎。這是中國社會的巨大進步,我們已經徹底走出了匱乏時代。我們面對“雙11”的困惑也多少反映出我們已經來到了一個新階段:單純的物質滿足越來越讓我們不快,精神生活越來越重要,而對到底什麼才是幸福,我們也越來越沒有把握。

小蔣隨想:雖然雙十一打折有水分,但不得不承認,一些品牌商品的價格在雙十一時比平時確實低。如果打折的東西恰好是你需要的,買了就是“賺”了。還有一些消費者喜歡“囤貨”,像洗護用品、日用雜貨,都是細水長流要用的,在雙十一多買點,看似一下花了不少錢,但平攤到日常生活中,還是能省點。說實在的,六一八、雙十一、雙十二,這三個“購物節”已搞了好幾年,絕大多數消費者已從最開始的亢奮轉為相對理性,買過了不需要的、壓箱底的東西,也會吃一塹長一智。所以,單純拿個別“反面典型”說事兒,不能代表所有消費者。雙十一的火爆,也襯托出某些商品平日價格虛高。尤其是,實體店在吐槽自己成為網店“試衣間”的時候,也該想想可不可以擠擠價格水分。實體店確有店租等成本,但商場裡一件衣服動輒上千元,要說都是“合理成本”,誰信?實體店不應擺出“三天不開張,開張吃三天”的面孔。理性經濟人會作出對自己有利的判斷,“買買買”背后並不都是非理性。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