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守住“幼有所育”的底線

曹鵬程
2017年11月13日05: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政府部門、群團組織、市場主體應該形成良性互動,共同把龐大的市場做成優質事業和產業

  

  繼上海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后,廣西又曝出兩起幼兒園虐童案。所謂母子連心,任何一位家長都無法接受“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被傷害,讓孩子安全、健康成長,是整個社會共同的需求和希望。

  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取得“新進展”的7項民生要求,“幼有所育”排在首位。隨著我國義務教育的普及,0—6歲的幼托教育面臨的供需矛盾相對更為突出。盡管2016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4萬所,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77.4%,比2012年提高了12.9%,但距離到2020年完成85%的目標,還有不小差距。同時,全面二孩的政策推動,生活水平和育兒理念的普遍提高,都在不斷拉升人民群眾對幼托數量和質量的雙重期待。“好入園”仍在路上狂奔,“入好園”又策馬趕到,要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這一具體體現,發展需要“趕考”的地方非常多。

  舉一綱而萬目張。問題困難如山,但當前最讓人民群眾揪心和痛恨的,當屬直接造成孩子身心傷害的虐童行為。事實上,針對虐童的立法工作一直在推進。幾年前,輿論關注的浙江溫嶺“虐童事件”,涉事女教師被警方以涉嫌尋舋滋事罪刑拘,最后卻被無罪釋放。如果放在今天,刑法修正案(九)已將虐待老幼病殘等虐待行為入刑,其必將依法受到嚴懲。在有法可依之后,最重要的是理性客觀地辦好每一起“虐童案”。更加科學的責任劃分、更加准確的量刑標准乃至社會的公平正義,就是在每一起個案的積累中不斷完善的。處理好攜程親子園虐童等案件,並及時總結歸納、公之於眾,才能讓法律顯示出最強大的威懾力。

  除了涉嫌虐待兒童的幾個當事人,這幾天輿論的矛頭針對的還有經營方和監管方。應該說,企業主動為員工對接幼托機構,對職工來說是“雪中送炭”。我們需要批評的,是有關部門和單位平時“多頭分管,都管不到底”,出現非常事件時又簡單粗暴處理涉事單位,事后卻沒有監管和制度的完善﹔相關企業隻講經濟效益,資質不夠資源湊,存在不辦教育辦買賣的思維。因噎廢食不可取,大干快上也不可取,政府部門、群團組織、市場主體應該形成良性互動,走出“不出事怎麼都行,出了事怎麼也不行”的怪圈,共同把龐大的市場做成優質事業和產業。

  虐童現象刺目無比,但個案決不能讓整個幼師團隊來背鍋。有網友回憶“我孩子的老師一邊自己吃飯一邊給孩子端屎端尿”,有人說起“姥爺接走孩子,不知情的媽媽找到園裡,老師當時就暈倒了”……幼師並不是一個容易干的職業,很多老師其實主要是靠愛心良知和職業素養在拼。如果幼師遴選機制、職業圖景、監管層級、收入待遇不能完成轉型升級,又如何保証幼師們的職業尊嚴與美好生活?希望能看到更多類似“最低工資必須為當地最低工資兩倍以上”的規定出台,這不僅能增加老師們的收入,也能轉化為更多的耐心與素質,最終為孩子贏得幸福與快樂的童年。

  孩子的笑臉,是一個家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所系。“對政府責任、經費投入、管理體制、辦園體制、教師隊伍建設等核心問題做出明確法律規定”——去年,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關於加快制定學前教育法的議案,建議加快立法進程。隻有把“幼有所育”的步子邁得再大些、再快些,才能不負“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的承諾。


  《 人民日報 》( 2017年11月13日 09 版)

(責編:馮粒、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