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回聲|專家談】十九大報告:理論創新沒有止境

賈文山

2017年10月23日17:43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1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報告既體現中國情懷,又胸懷人類關切,蘊含著對未來發展全方位、多維度、多層次的把握、洞察和先見。

筆者認為,十九大報告既是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征程上閃爍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光芒的“燈塔”,又是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具體實施方略的“路線圖”。各行各業都能夠從報告中找到與自己緊密關聯的論述,得到前所未有的啟發和鼓勵。報告不僅給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發展繪制了更清晰、更可行的藍圖,而且對於迷失方向的國際社會注入了新的希望和信心。

筆者細讀報告,感受頗深的是“現代化”“中國化”等概念多次出現在十九大報告中。其中,據統計,在10月18日習近平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作報告的媒體直播全文中,“現代化”出現了47次。

報告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筆者認為,報告重點關切的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需要更進一步的中國化。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首先應該始終在中國佔據主流和主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報告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筆者認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該主導我國經濟、政治、法治及其它各個領域的基本現代化或后現代化的偉大實踐,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報告指出,應該“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筆者認為,十九大報告就中國的理論創新發展如何從馬克思主義、傳統中國文化和現代文化這三種文化的“磨合期”上升到“融合期”,從而推動中國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且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等重大戰略作出了全面細致的論述和策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筆者認為,十九大報告裡對“社會主義現代化”進行了充分的闡釋,保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自己定義的,自己構筑的,自己享有的,並兼濟天下的民族復興。隻有這樣,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才能做到不僅給中國帶來福祉,而且啟迪全人類。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強調,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中國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我們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不斷認識規律,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筆者認為,十九大召開之際,中國正在開啟更深入的改革和開放,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度推進,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模式必將產生新的影響力,感召力。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特聘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