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大樹為地鐵讓路,怎樣讓公眾釋懷

魏英杰

2017年11月03日07:53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大樹為地鐵讓路,怎樣讓公眾釋懷

  如果不是讀者向本報報料,記者找有關單位核實,許多杭州市民恐怕還不知道,曙光路上的幾百棵大樹要遷走了,其中有160多棵樹齡40年左右的梧桐和香樟。

  讀者稱對這些樹很舍不得,這肯定也是很多人的想法。杭州城區有些道路的行道樹栽種有年,綠蔭成片,讓人賞心悅目。楊公堤是一條,曙光路也是一條。一年四季,走在這些道路上,樹是一樣的樹,風景迥然不同。許多游客來杭州,為的就是一睹這迷人的景色。

  但這次要遷走這麼多大樹,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因為沿線要進行地鐵建設,其中還有一個3號線鬆木場站。地鐵建設有需要,不得不遷,公眾自然能理解。但市民對綠蔭的情意,也值得尊重。在有人眼裡,這不過是一排排植物,可在許多人看來,這既可能是對生活、愛情的記憶,也可能是長久相伴相隨而產生的情愫,而這就是一座城市的人文魅力所在。

  地鐵建設是造福於民的大事,市民的這點情懷,卻也不能粗暴對待。那麼,如何才能讓公眾釋懷,對遷移大樹這件事情放下心來呢?我想,首先是要讓市民早知情,早有心理准備。據報道,有關部門為這次遷移大樹,從今年8月起就開過多次協調會。如果方案確定后,能第一時間在媒體上公開,許多人也就不會覺得突兀。

  平時總會看到一些文明創建的標語,比如“請愛護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可遷移陪伴人們多年的樹木,招呼都不打一個,又怎麼培養人們的愛護之情?公民意識的培養,其實就體現在這些細節之中。

  再者,遷移大樹的具體方案,也不妨廣泛征求意見,盡可能減少遷移的數量。大樹的存在會影響到地鐵施工,妥善遷移也是一種保護。涉及地鐵站建設,不論採取哪種施工方式,都可能涉及周邊樹木遷移,但在地鐵線路區段,是不是也要遷移樹木,卻要看具體情況。一木一生命,大樹遷移成活率再高,也不能保証每棵都能存活。要讓公眾釋懷,就要讓人們看到方案的謹慎與誠意。

  此外,對遷移后的大樹,當然是要盡可能保証成活。據悉,這些大樹將分散到城區各地,到時候遷移到哪裡,也不妨給公眾一個說法。市地鐵集團工作人員有句話說得挺好,“遷移出去的樹木就像我們遷移戶口”,這些樹木最終落戶在哪裡,想必也會有不少人關心。

  曙光路遷移大樹這事情的背后,既反映了人們對這座城市的熱愛,也表達了人們對城市公共事務的關心。地鐵與大樹,並非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其實二者都涉及民生,抓住這一點,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