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再創世界紀錄的袁隆平“后繼有人”

蔣萌

2017年10月17日15:46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再創世界紀錄的袁隆平“后繼有人”

背景: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10月15日在河北省硅谷農科院超級雜交稻示范基地,通過了該省科技廳組織的測產驗收。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即每公頃17.2噸,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最高紀錄。

錢江晚報發表高路的觀點:袁隆平曾說到他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我的夢裡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子粒有花生米那麼大。另外一個夢想就是,我希望我的水稻畝產1000公斤夢早日實現。某種程度上說,這兩個夢想就跟他一輩子打交道的泥土一樣朴實無華。這也正是他的偉大之處,他的夢想裡沒有花裡胡哨的概念,也很少有炫目的理論,也沒有圍著核心期刊打轉的焦慮,有的只是一顆為民分憂的心。在他的夢想裡,科學就應該成為社會進步的推動力。正是這份信念的力量,才成為他一直堅持下去的動力。87歲高齡,他依然奔波在田間地頭,依然不知疲倦地親力親為,為的是解決各種具體問題。袁隆平數十年來一直站在水稻育種的最前端,不是偶然的,心無雜念,拋去功利色彩,恰恰達到了夢想的彼岸。從全人類的根本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出發,恰恰成就了個人的夢想。袁隆平說“我的夢想很簡單”,而事實証明,這簡單的夢想卻解決了世界億萬人口的吃飯問題。

小蔣隨想:屠呦呦在獲得諾貝爾獎時明確表示,是她所在的團隊的共同努力,使人類發現了青蒿素這一“抗瘧神器”。由此,我們看到一名優秀科技工作者的謙遜與實事求是,同時也說明偉大成就的取得往往是一個領頭人帶領一群志同道合者艱苦卓絕努力的結果。再說剛剛創造世界水稻單產最高紀錄的超級雜交稻,我們同樣看到了“袁隆平團隊”選育這樣的表述。換言之,袁隆平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袁隆平的身后,有一支優秀的雜交水稻科研隊伍在緊跟袁隆平的步伐堅定向前。相信有這支隊伍的“護航”,87歲的袁隆平能夠更有效率地工作。我們更有理由相信,這支隊伍最終會接過袁隆平手中的雜交水稻選育旗幟,並將袁隆平的夢想轉化為自己的夢想,在確保中國乃至世界糧食安全的大道上繼續砥礪前行。中國的各項社會事業發展都需要領頭羊,同時也離不開千千萬萬跟隨領頭羊者、接過領頭羊的接力棒者的不懈努力。志同道合,眾志成城,終將實現中國夢!

開放機關停車場,盤活存量還須增量

背景:《上個月開始,雲南昆明安寧市13個黨政機關600余個停車位向社會免費開放,時間為晚上20:00至次日上午08:00。如有車輛超時停放,交警部門將通知車主移走,並進行相應的處理。

中國青年報發表張文凌的觀點:2016年,安寧將4所中小學校的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同年,昆明市下發通知,要求沿街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非涉密單位內部廁所對外免費開放。這種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帶頭提升服務意識,強化便民利民舉措的做法,獲得大量點贊。然而,點贊聲背后,也有不可忽視的吐槽,凸顯了公共設施缺乏的尷尬。目前,全民健身蔚然成風,然而公共體育設施卻不能滿足公民體育健身的需求。許多城市都將停車設施納入惠民工程,但工程的實施較為緩慢。據公開的數據顯示,昆明早在2013年便提出建100個立體停車場的選址要求,到2016年年底,選址已達200個以上,但建成的立體停車場僅有6個。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免費開放停車場,緩解了停車設施利用率低的問題,但從長遠來看,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簡化停車場建設審批手續、出台扶持政策和激勵機制、加快停車場規劃和公共交通建設,才能逐步解決城市停車難的問題。

小蔣隨想:面對公共設施不足,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路是做加法,也就是新建各類設施,其中的問題是,城市地少人多、地價高漲的局面愈發凸顯,很多時候,找一塊合適的地盤,比在上面建東西難得多。另一條路是盤活存量,一些以前封閉的單位性場所,分時段乃至全面向社會開放,這裡面的問題是,某些單位習慣了設施的“內部化”,對向社會開放懷有抵觸情緒。兩條路各有各的優勢,同時各有各的掣肘。有難度不是退縮的理由,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過程。對各地來說,既要做增量,又要盤活存量。一些地方著力清理私搭亂建,或是將不符合城市定位的市場搬離,把騰出來的地皮用於新的公共設施建設。還有地方在不影響辦公與教學的前提下,開放機關與學校的設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公共設施不足的矛盾。辦法總比困難多,關鍵是想辦法、要作為。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