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該向“托舉7小時的協警”學什麼

高路

2017年10月11日09:16  來源:錢江晚報
 

9日凌晨,路過沈半路杭玻路口的人可能都目睹了這樣感人的一幕:一輛打著雙閃的警車停在路邊,警車車頂上面,站著一位協警,手中拿著竹竿、鋼叉,費力地托舉著搖搖欲墜的六七根電纜線。

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位協警舉了整整7個小時。頭天晚上六七根電纜線被大車挂掉,墜落到地上,導致道路兩旁的車子無法正常通行,民警李航敏和協警陳飛到達現場后,一方面聯系相關部門,另一方面及時採取措施疏導交通。由於電纜線錯綜復雜,先后聯系多個部門,都不能明確管轄方,隨后,他們想到了“托舉電纜線”的方式避免道路擁堵。

從8日晚12點托舉到第二天早上7點搶修部門到位,這一舉就是7個小時。朝陽下,“托舉哥”陳飛的身影成了當天早晨杭城最靚麗的一道風景!這一幕美在行動上,7個小時中,寸步不離,站在車頂上,一邊扶著竹竿,一邊還要小心地維護著自身安全,沒有為民服務的決心是很難堅持下去的。更美的還在於他們身上有一種積極作為、勇於擔當的精神。按說因為電纜導致的突發事故,責任並不在交警身上,交警也不具備處置能力。當尋找責任單位受阻時,交警完全可以以電纜攤在地上不安全為由暫時封道。但這樣一來,交通秩序難免受到影響,擁堵必然產生,很多人上班就可能遲到,托舉起來,交警受苦了,但交通順暢了,這無疑是更好的處理辦法。消極應對和積極作為,表面上看都是應對,但產生的結果卻可能截然不同。這也正是我們需要向兩位交警學習的地方。

這樣的美讓人動容,可追問一句產生的原因又讓人汗顏。設備是不是還不夠完備?竹竿、鋼叉,無論從哪個角度說,都太簡陋了些,不實用也不安全,難道就不能配置一些更專業點的裝備?另一個疑問是,應急機制是否不夠靈活?交警先后聯系多個部門,都不能明確管轄方,這就很不應該了,電線窨井蓋這些物件,發生事故的概率是比較高的,出了事由誰來負責,涉及公共安全,理應清清楚楚,不能是一筆糊涂賬,而且是真搞不清楚還是不願意搞清楚呢?

如果暫時不能明確的,那麼接到報修電話的部門難道就不能先趕到現場,確認一下,能處理的先處理一下,事后再研究責任?不管是電力部門還是通信部門,都有24小時搶修應急值班制度,派輛車派個人過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好過第一時間去翻檔案查資料。

城市管理重在細枝末節重在反應及時,兩位交警的精神恰恰是城市管理者最需要也最值得學習的。其實如果每一個部門都能像兩位交警一樣兢兢業業,積極作為,就不會讓協警一舉7個小時。隻要秉持一顆為民服務的心,就不會讓斷掉的電纜一直裸露在外。那天接到電話的相關部門,是不是都應該反思一下?

(責編:黃策輿、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