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塑造“知識時代”的公共法則

盛玉雷
2017年09月21日04: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每一個風口漩渦的凝聚,都離不開知識產權“氣流”的抬升

  

  近日,幾條關於知識產權的新聞,引來不少關注。

  新浪微博發布新版用戶服務使用協議,其中一條為“未經微博平台事先書面許可,用戶不得自行或授權任何第三方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間接使用微博內容”,引起“我的原創我不能做主”的疑問。蝦米音樂、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音樂平台,被要求“避免採購獨家版權”,讓用戶能“一款應用聽遍天下”。而國家知識產權局、商務部、海關總署等12部門,聯合印發《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行動方案》,在全國范圍內嚴打“傍名牌”,成為近年來首次專門針對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開展的專項行動。

  從新聞看來,知識產權離我們並不遠。不僅是發的微博聽的歌,我們在知識社區發個帖子、在微信朋友圈秀張照片、在電商平台分享下心得,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信息”,都漸漸地加上了權屬的“水印”。自20世紀80年代中國正式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第九十個成員國以來,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法律法規相繼出台,搭建了一套完整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時至今日,《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印發,知識產權法院有序運轉,知識產權公証服務平台正式開通……知識產權正成為一種全民共識,在傳遞知識價值的同時,也在重塑知識時代的公共法則。

  但強調知識產權的意義,不能隻局限給作品加上“水印”,還要看到知識產權引領經濟社會進步的特殊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權保護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曾有這樣一個故事:20多年前台灣一家布藝公司入駐江蘇南通,其新穎時尚的花型轉瞬間就被當地上百家布店抄襲,導致其生意一落千丈。但隨著版權保護日臻完善,改變顯而易見。目前,當地從事花型研發的民營設計所(室)多達50家,每年推出新花型上萬種,已成為我國規模最大、世界名列前茅的家紡產品市場。有人如此評價,“在這裡,我看到了中國乃至世界知識產權保護的希望。”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用好知識產權就能激勵創新,是給創新的火花加油”。正是對音樂版權的保護,要求KTV、音樂軟件曲庫都要有版權,才保証了數字時代音樂創作的繁榮。而從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產業新業態的勃興,到3D打印、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紅火,每一個風口漩渦的凝聚,都離不開知識產權“氣流”的抬升。正如有人所說,“沒有知識產權的創新等於零”。在知識經濟時代,自主知識產權已經成為創新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強化專利意識,就是對創新最好的保護。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知識產權成為實體經濟升級的制勝之道。產業調整面臨著新契機,也為中國成長為知識產權強國提供了新機遇。通過知識產權加速轉化、形成有效供給,可以促進創新的腳步,以此解決制造業在發展轉型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困難,如產能過剩、競爭加劇、效率較低等。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必須更加嚴格地進行知識產權保護,補全知識產權儲備,促進轉化應用,大力提高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增加值,最終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沒有專利局和完善的專利法的國家就像一隻螃蟹,這隻螃蟹不能前進,隻能橫行和倒退。”隻有當知識的水印像空氣一樣,印刻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進程,我們才能迎來更多“知識的春天”。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21日 05 版)

(責編:馮粒、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