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學術特區不是盆景是苗圃

王石川

2017年09月18日08:2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學術特區不是盆景是苗圃

  研究人員不設定量考核指標,自行決定研究課題,實行終身教職制度……近年來,部分高校針對現行激勵與考評機制存在的弊端,進行“學術特區”試點。但是,有媒體調查發現,目前一些“學術特區”面臨“成長的煩惱”,甚至受到“特區是否該一直特下去”的質疑。有論者認為:“‘學術特區’要保持發展動力,一方面需要國家、高校傾力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不斷產生重大成果,用實力說話。”

  你許以優厚高薪,我允諾多元權利﹔你在學術環境寬鬆上做文章,我在后勤保障有力上下功夫……“學術特區”的最大特色就是特事特辦有“特權”。無論是實行“一院一策、一才一策”,還是擁有相對獨立的學術、人事、財務自主權,無不突破了現有制度的重重規束,其落點大都是“一切為科研服務、為教授服務”。而從一系列光鮮數字和沉甸甸的成就看,“學術特區”的確不辱使命,收獲了累累碩果。

  “憑什麼讓‘學術特區’享有特權?”也有人如此追問。其實,與其認為“學術特區”是開綠燈的產物,毋寧說是回歸學術規律的產物。因為,沒有一定的自由空間,學者就難以展翅飛翔﹔設置過多的羈絆,學者想飛也飛不高。

  學術考核確實是一門學問。如果過於強調量化考核,像抓GDP那樣逼著學者出成果,難免適得其反。經濟領域的GDP崇拜已被淡化,學術領域的GDP崇拜更應該退出。除了給學者空間、不唯論文學歷等特點,“學術特區”令人稱道的另一大特點是真正以教授為本。比如,“學術特區”乃至學校圍著教授轉,有效保証教授的各項自主權,是名副其實的“教授治學”。這傳遞出清晰的信號,做學問、搞研究,誰唱主角誰唱配角,一目了然。尊重教授,教授治校,也是學術規律回歸的一種體現。

  從“為什麼近代科學革命沒有在中國發生”的“李約瑟之問”,到“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的“錢學森之問”,再到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在思考”的“為什麼從明末清初開始,我國科技漸漸落伍了”,這些世紀性之問提出了大課題。可以確信的是,隻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精心設計和大力推進改革,清除各種有形無形的柵欄,打破各種院內院外的圍牆,讓機構、人才、裝置、資金、項目都充分活躍起來,形成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強大合力,我們的科技成果就會遍地開花。

  科技創新要取得突破,需要基礎設施等“硬件”支撐,更需要制度等“軟件”保障。“學術特區”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可視為科技創新在硬件、軟件等方面均有值得關注的探索。但是,僅有一些“學術特區”還不夠。獨木難成林,多栽培有生命力的樹苗,蔚然成林才可期。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既要看到“學術特區”帶來的正面效應,也應進一步揚長避短、趨利避害,使其突破瓶頸、甩開掣肘,更有動力地輕鬆上陣。我們既要看到“學術特區”具有的改革意義,也應該看到它們所具有的試點意義,使之展現更多的范本價值。

  中央要求自貿區不種“盆景”種“苗圃”,為全面深化改革蹚新路,“學術特區”亦然。種苗圃,就是要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學術特區”是科研體制改革的排頭兵,自然也要通過先行先試、積累經驗,探索擴大改革的可行性。同時,我們也要深思,如果科研體制改革更深入,“特區”也許就無須存在﹔如果學術規律真正得到尊重,學者的內在潛能得以激發,科技創新這個國家發展的新引擎就會更全速地發動起來。

   (作者:王石川)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