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治國理政·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戰略)

人民日報:長江經濟帶,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成長春  湯榮光  楊鳳華
2017年09月18日04: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思想應時代需要而創新,彰顯智慧魅力﹔實踐以破解難題為導向,凝聚前進偉力。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依托。2016年1月5日,習近平同志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核心理念的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為在長江經濟帶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

  落實綠色發展新理念

  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潮流。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規律,順應世界發展潮流,為推動我國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和部署。長江經濟帶發展要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布好戰略思維“新棋局”。

  標注永續發展新高度。綠色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相結合的創新理念,是深刻體現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重大理念。長江是我國國土空間開發最重要的東西軸線,在區域發展總體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既是經濟共同體,更是休戚相關的生態共同體。改革開放以來,長江經濟帶已經躋身我國綜合實力最強、戰略支撐作用最大區域的行列,但也面臨資源環境超載的困境。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核心理念和戰略定位,明確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的首要位置,堅守“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實踐基准,賦予生態文明建設前所未有的實踐意義,必將標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新高度。

  提供強有力的綠色發展戰略支撐。習近平同志指出,“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綠色發展理念源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又引領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指向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踐。理念是實踐的先導,實踐是理念的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為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提供了強有力的戰略支撐。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要彰顯生態主題、寫好綠色文章,把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首要位置,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有效推動區域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更好實現區域經濟、人口、生態空間均衡。

  在更優化的布局、更廣闊的空間中推動綠色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與“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共同推進的區域發展三大戰略。“一帶一路”建設旨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著眼於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構建區域合作架構,鼓勵和支持各地通過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合作實現新的更大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重在面向未來打造新的首都經濟圈,推進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開辟我國內涵集約型區域協同發展之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是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實施的區域開發開放新戰略,旨在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引領全國轉型發展的創新驅動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顯著增強區域發展統籌度、整體性、協調性。三大發展戰略著眼於一體聯動和重點突破相統一,在發揮地區比較優勢的基礎上促進優勢互補,推動以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全面形成,構建連接東中西、貫通南北方的多中心、網絡化、開放式區域開發格局,在更優化的布局、更廣闊的空間中推動綠色發展,實現整體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機結合。

  打造綠色發展示范帶

  長江經濟帶發展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守住青山不放鬆、護好綠水不辭難。要以先進理念、科學思路、創新制度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增強戰略定力,厚植發展優勢,全力打造綠色發展示范帶。

  確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現代生態文明觀。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要科學認識和把握發展與保護的辯証關系,牢固確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現代生態文明觀。把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首要位置,涉及長江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思路要明確,約束要硬化,長江生態環境隻能優化、不能惡化。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優先項目,實施好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區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還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濕地生態保護修復等工程,增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

  自覺遵循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思路。習近平同志強調,要用改革創新的辦法抓長江生態保護。要在生態環境容量上過緊日子的前提下,依托長江水道,統籌岸上水上,正確處理防洪、通航、發電的矛盾,自覺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真正使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為此,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堅持改革引領、創新驅動,有效促進長江經濟帶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長江經濟帶以水為紐帶,要以長江水質保護為重點,切實保護和改善水環境,大力保護和修復水生態,有效保護和利用水資源。長江經濟帶資源環境超載問題突出,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長江經濟帶沿江兩岸重化工業布局比較密集,要優化產業布局,推動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體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要求。

  建立健全空間均衡有序發展制度。習近平同志指出:“隻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大都留有體制不完善、機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備的印記。新的時代條件下,要牢固樹立空間均衡理念,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健全基於主體功能區的區域政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和自然資源統一監管體制﹔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思路,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加快建立長江流域環境生態補償機制。

  奏響綠色發展同心曲

  習近平同志指出:“長江經濟帶作為流域經濟,涉及水、路、港、岸、產、城和生物、濕地、環境等多個方面,是一個整體,必須全面把握、統籌謀劃。”長江經濟帶相關地區和部門積極落實中央要求部署,奏響長江經濟帶“共建走廊、雙向開放、東中西互動”的綠色發展“同心曲”。

  協力打造融合共生發展新走廊。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增強系統思維,統籌各地改革發展、各項區際政策、各領域建設、各種資源要素,使沿江各省市協同作用更明顯,促進長江經濟帶實現上中下游協同發展、東中西部互動合作。在這一重要思想指導下,長江經濟帶11省市合力推進全流域協同融合,加快推進資源在更廣領域優化配置。逐步建立健全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流域生態系統修復和環境綜合治理,大力構建綠色生態廊道。不斷提升黃金水道功能,抓好航道暢通、樞紐互通、江海聯通、關檢直通,高起點高水平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加速推進產業有序轉移和城鎮化空間格局優化,堅持創新發展和產城融合發展,著力建設現代產業走廊和新型城鎮走廊。

  合力構建東西雙向開放新格局。習近平同志指出,“各國經濟,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長江流域是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紐帶,沿江各省市正充分發揮自身開放優勢,協同推進長江經濟帶加快形成東西雙向、陸海統籌對外開放新格局。一方面,深化向東開放。上海及長三角地區積極打造開放型經濟升級版,不斷增強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撐能力,全面提升國際化水平和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向西開放。長江中上游地區加快建設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和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加快聯通“一帶一路”經濟走廊,不斷提高對外開放合作水平。

  聚力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習近平同志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建立統籌協調、規劃引領、市場運作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當前,長江經濟帶初步形成多層次協商合作機制和規劃體系,致力於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和壁壘,協同保護長江生態環境,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充分發揮統領作用,多次組織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會議、專題會議。覆蓋全流域的長江經濟帶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全面建立,一體化市場體系加速形成。其中,長江下游滬、蘇、浙、皖四省市已建立“三級運作、統分結合、務實高效”的合作協調機制。

  (作者單位: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學基地)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18日 07 版)

(責編:袁勃、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