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抑郁症患者,正視比“遞水”更重要

趙欣茹

2017年09月13日14:05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近日,貴州一患有抑郁症的初中女孩站在樓頂數小時欲跳樓自殺,救援人員趕到后女孩情緒更加激動,校長在和其談話過程中,以遞水為名,順勢將其一把拉住成功救回女孩。根據現場視頻,網友紛紛為校長的舉措點贊,民眾也相對放鬆了緊繃的神經,慶幸女孩終於保回一命,希望這次在生死邊緣的驚險一幕,能成為女孩生命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從此以更加積極熱情地態度擁抱人生。貴州的這位女孩有幸被拉了回來,但透過此次事件,我們卻更應該拉“抑郁症”一把,從擺正對病理源頭的認知來防微杜漸,讓這一心靈風寒更加客觀、科學地出現在公眾的認知視野。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抑郁症患者已達3.5億人,每年因抑郁症輕生的死亡人數高達百萬。我國每年約有28萬人自殺,診斷的的大部分誘因便是抑郁症,而抑郁症在我國的就醫率卻不足10%。很多人對抑郁症的認知存在誤區,誤區一:認為只是近期遇到難題而悶悶不樂、自怨自艾,隻要自己想通,轉移注意力,用更勤奮忙碌的工作填滿生活,或用借助助眠藥物以使精神充沛,時間自會沖淡心頭困擾﹔誤區二:“我沒有抑郁症,我只是最近沒休息好且煩心事恰巧接二連三,我現在的失眠、性情暴躁、易怒愛哭只是暫時現象,不用過多在意”。誤區三:抑郁症是有潛在致病因子在體內的人會得的一種病,該得的人總會得,離大部分群體很遠且無法根治.......

相反,抑郁症其實就潛伏在你我身邊,它可能就隱藏在你最親密的愛人身上,與你擦肩而過的路人或許也正因為抑郁症而失眠了好幾個夜晚﹔而抑郁傾向與抑郁症的臨界點也是如此微妙的存在,戰勝它與被它降服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如果你也正因為壓力或負面誘因而心情低落、情緒易怒,產生無助、無用、無依、無望感,或長期被失眠所困擾且對生活很多方面失去興趣,不妨早些進行系統地心理疏導,防患於未然總比因無知而眼睜睜熄滅了幸福的火苗再亡羊補牢好。而如果是我們身邊的人不幸染此心靈風寒,也請大家給予他們更具人文關懷的正視,不要認為是患者“庸人自擾”或有性格缺陷,更不應該遠離或回避,讓我們感同身受,用最溫暖厚實的手掌牽他們渡過這一暫時性的難關。抑郁症不是像染了毒后一輩子都洗不掉的心理惡疾,而是一種誰都可能會患的心靈感冒,經過醫生專業的物理治療、心理疏導、家人朋友的安慰陪伴以及當事人的努力配合,同時輔以好的生活習慣、適當的社交活動及運動,是能夠戰勝陰霾去再次擁抱這世界的絢麗多姿的。

而對於那些正在抑郁泥淖裡痛苦掙扎的人們來說,整個社會都在努力為你正名,所以也請你別輕易放棄。生而為人如此寶貴難得,怎能輕易被抑郁打敗?佛教裡曾用“盲龜浮木”的故事教化世人珍惜生命,在《雜阿含經》裡“盲龜喻”大意是這樣講的:在一望無際的茫茫大洋裡,游蕩著一隻長生不老的盲龜,在大洋面上同時也漂浮著一根隻有一個洞孔的浮木。盲龜與浮木的漂游漫無目的、各有各的方向,也許擦身而過,也許千萬年都自佔一隅、遠隔十萬八千裡。而盲龜每隔百年將頭伸出水面一次,如果這一次恰巧能鑽進浮木上的洞孔,那這個機率,便是一次生而為人的可能性。因此,且不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應輕易損棄,單說擁有生命,就已經實屬難得。所以,不要把這世界讓給那些試圖打敗我們的,而應該去為那些愛我們的和我們所愛之人,活的生龍活虎、有聲有色。

今天,校長用遞水將這位抑郁女孩拉回了生命線,那明天,面對成千上萬的其他患者及潛在傾向人群,則需要整個社會攜起手來,讓公眾對於抑郁症都有更加客觀的正視、科學的認知以及足夠的重視。每個人都需要獻出一臂之力也拉它一把,讓抑郁症“大大方方”的出現在更多人的視野中,被正視在明亮溫暖的陽光下。

面對心靈風寒,我們不陌生、也不盲目,不迷信,因此更不懼怕。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