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科技雜談:人工智能應去“虛火”

余建斌

2017年09月11日06: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要更加注重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尤其要避免一窩蜂“逐熱而上”或是以資本砸出“風口”的短期行為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正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經歷過人工智能興衰的科學家感慨,50多年前,當人工智能破土萌芽之時,計算機科學家根本不曾想到,它會發展成現在大家都習以為常的樣子。

  經過幾十年的演進,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腦科學等新理論新技術和市場需求的共同驅動下,進入發展新階段的人工智能,如今正在引發鏈式突破,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加速躍升。技術的突破把三五年前還僅僅存在於科學幻想裡的東西,變成了像語音助手、多語言翻譯器、植物識別APP等觸手可及的工具,“智能時代”已初現端倪。不夸張地說,全世界大部分的頂尖高科技公司都在致力於加速將最新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轉化為產品與服務,以搭上“智能時代”的早班車。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人工智能研究有聲有色,被認為能和發達國家一較短長。經過多年的積累,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不少重要進展,國際科技論文發表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已居世界第二,部分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實現重要突破。語音識別、視覺識別技術世界領先,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無人駕駛逐步進入實際應用。正是看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為了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構筑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以最近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為標志,人工智能已經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戰略。

  與此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人工智能整體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從基礎理論、核心算法,到關鍵設備、高端芯片等,仍缺少重大原創成果﹔一流的本土企業和技術雖然有,但還沒有形成群體效應,沒有建立起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圈﹔人工智能尖端人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目前頂尖的人工智能科學家主要都是“引智”而來。

  如同科學家所判斷,盡管人工智能取得了一些進展,技術正變得越來越“聰明”,但人們也很清楚,現在尚處在人工智能工具與技術發展的初級階段。在當前的人工智能熱潮面前,要更加注重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去除各種“虛火”,尤其要避免早前互聯網、雲計算等發展過程中一窩蜂“逐熱而上”或是以資本砸出“風口”的短期逐利行為。

  確保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首先要避免“混戰”。人工智能是一種綜合能力,背后是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語音和自然語言處理等基礎技術的支撐,有必要建立和完善適應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設施、政策法規、標准體系,避免重復建設和技術標准不統一所帶來的投入浪費。其次,要預判風險。人工智能是影響面廣的顛覆性技術,可能引發出改變就業結構、沖擊法律與社會倫理、侵犯個人隱私等問題,有必要進行前瞻預防,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發展。

  可以說,人工智能當前的發展,只是剛剛揭開了“智能時代”大幕一角。對於這一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和基礎能力,有必要把眼光放長遠,從而使這筆“令人振奮的長遠投資和創新投入”獲得更豐厚的回報。

(責編:白宇、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