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贏得偉大勝利的法寶

——紀念《實踐論》《矛盾論》發表80周年

許全興
2017年08月22日04: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80年前在延安窯洞誕生的《實踐論》《矛盾論》(以下簡稱“兩論”),是毛澤東同志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革命實踐經驗和中國傳統哲學優秀成果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典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上的璀璨明珠。“兩論”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是我們必須反復研讀和運用的經典。

  “兩論”是中國革命經驗的哲學總結

  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兩論”是世界歷史和中國社會發展的產物。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矛盾的尖銳性、復雜性和曲折性世所罕見。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如何搞,從任何一本馬克思主義書中都找不到現成答案,中國革命的成功道路隻能從實踐中產生。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運用唯物論辯証法,從中國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具體分析中國社會尖銳性、復雜性和曲折性的矛盾運動,總結實踐經驗教訓,最終成功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革命道路。

  毛澤東同志不僅是革命家和軍事家,而且是哲學家。他在青年時代就酷愛哲學,有很好的哲學修養,提出“普及哲學”的卓見。他在領導中國革命、指揮中國革命戰爭過程中,善於從哲學上思考和總結中國革命的經驗和教訓,批評黨內盛行的本本主義和主觀主義。“兩論”的思想就是在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是中國社會客觀矛盾運動在觀念上的反映,也是毛澤東同志哲學思想的理論升華和系統化。“兩論”充分反映了當時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新成果,但它決不是書齋中的產物,它凝結的是中國革命血的經驗。沒有毛澤東同志那樣具有指揮革命戰爭並同黨內錯誤路線、錯誤思想直接斗爭的經歷,僅有書本知識的哲學家,是寫不出“兩論”的。

  “兩論”的誕生同中國革命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向抗日戰爭的轉變緊密相聯。長征到達陝北后,毛澤東同志抓住革命轉變的有利時機,發奮讀書,尤其是鑽研哲學,總結革命經驗,為即將來到的全民族抗戰磨制思想武器。1937年5月,他應抗日軍政大學邀請講授辯証法唯物論。他認為,辯証法唯物論是科學的、革命的宇宙觀和方法論,是領導干部的必修課,革命中間的一切錯誤,無一不是違反唯物辯証法的。因“七七事變”爆發,講課中斷,唯物辯証法隻講了“矛盾統一法則”。講課后,毛澤東同志將講課提綱和講課記錄稿整理成《辯証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兩論”雖然只是《講授提綱》中的兩節,但其篇幅卻佔整個《講授提綱》的一半還多,內容豐富而生動,其中結合了中國革命的經驗和中國傳統哲學優秀成果,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矛盾學說,形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光輝論著。

  “兩論”為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奠定了理論基礎

  毛澤東同志說過,馬克思這些老祖宗的書必須讀,他們的基本原理必須遵守。但是,任何國家的共產黨,任何國家的思想家,都要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實踐論》《矛盾論》的誕生,不僅是中國革命的需要和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需要,也是人類哲學思想發展內在邏輯的需要。

  從人類哲學思想史看,馬克思恩格斯首次深刻地闡述了科學的實踐觀,並在此基礎上創立了辯証的歷史的唯物主義,引起了人類哲學思想的革命,給無產階級以科學的世界觀和偉大的認識工具。列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出了“人類認識真理的辯証途徑”和“對立統一規律是辯証法的核心和實質”的論斷,並強調還需要“說明和發揮”。發展實踐理論和矛盾學說既是列寧遺留下的兩大哲學課題,也是攸關中國革命成敗的思想理論基礎問題。毛澤東同志著力著述《實踐論》和《矛盾論》,結合中國革命的豐富經驗和中國的知行學說、矛盾理論,寫出全新的論著,出色地完成了列寧提出的“說明和發揮”任務,也為黨的思想路線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實踐論》以社會實踐為基礎,緊緊抓住認識與實踐這一認識過程的基本矛盾,系統地、明晰地、深刻地論述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揭示了人類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實踐論》闡述了社會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發展的動力、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和認識的目的,著重強調人的認識一刻也不能脫離實踐,人們隻有親身參加變革事物的實踐,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闡述了由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的辯証發展過程和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辯証關系,著重強調理性認識向實踐的飛躍更為重要﹔闡述了由於受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的限制,一個正確的認識要經過實踐與認識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犯錯誤難免,重要的是要善於總結經驗,改正錯誤﹔闡述了認識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知與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揭露了黨內“左”右傾錯誤路線的認識論根源﹔闡述了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辯証統一,強調在改造客觀世界中改造主觀世界,又在改造主觀世界中改造客觀世界﹔最后概括總結了認識的根本規律,即“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不斷上升的過程,為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正確地改造世界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矛盾論》通過總結中國革命經驗,繼承中國傳統的矛盾辯証法的優秀思想,深刻闡釋了對立統一規律,形成了邏輯嚴密完整的馬克思主義辯証法理論體系。毛澤東同志系統地闡述了辯証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對立,提出“辯証法的宇宙觀,主要地就是教導人們要善於去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運動,並根據這種分析,指出解決矛盾的方法”﹔闡述了矛盾普遍性的含義,指出矛盾是推動一切事物的發展動力,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闡述了認識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性,指出“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不同的矛盾”是馬克思主義者必須嚴格遵守的一個原則﹔闡述了怎樣研究矛盾特殊性,強調必須具體地分析情況,忌帶主觀性、片面性和表面性﹔闡述了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原理,指出“對於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為革命政黨正確地決定其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戰略戰術方針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產黨人都應當注意的”﹔闡述了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原理,指出“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斗爭性相結合,構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強調矛盾對立面互相轉化的意義和條件﹔闡述了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的區分,指出矛盾的性質不同,矛盾斗爭的形式、解決矛盾的方法也不同﹔提出了“共性個性、相對絕對的道理,是關於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強調懂得這一精髓是真正懂得辯証法及正確認識矛盾和解決矛盾的關鍵。

  “兩論”的基本觀點構成了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毛澤東同志曾將統一戰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稱為奪取中國革命偉大勝利的“三個主要法寶”。“兩論”是“三個主要法寶”的哲學基礎,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說,“兩論”是中國共產黨贏得偉大勝利的法寶中的大法寶。

  “兩論”是需要反復精讀的經典

  經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大力提倡,重視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成了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兩論”是中國人民學哲學用哲學的基本教材,其基本思想已深深融入中國人民的生活。

  “兩論”是經實踐反復檢驗証明了的科學論著。歷史証明,違背“兩論”的基本精神,違背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主觀指導不符客觀實際,理論脫離實踐,就會犯錯誤,黨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繼承了重視哲學的優良傳統,號召全黨學習《實踐論》《矛盾論》等毛澤東同志的哲學著作,開展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准的大討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創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取得令世界驚嘆的輝煌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進一步繼承和弘揚重視哲學的優良傳統。2013年12月和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証唯物主義,號召全黨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方法論和價值觀,增強辯証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習,提倡要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他開列的“需要反復精讀”的毛澤東著作篇目,首先是“兩論”。這是因為《實踐論》《矛盾論》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兩篇代表作,對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作出哲學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辯証法。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工作實際和思想實際,認真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常反復精讀“兩論”,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防止和克服思想上主觀性、片面性、表面性和絕對化、簡單化,努力做到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際、知與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兩論”不僅是中國的經典,而且也是世界的經典。聯共(布)中央政治局曾於1950年12月10日做出決議:“在《布爾什維克》雜志上發表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同時,《真理報》配發編輯部文章,高度評價《實踐論》,稱“作者全面考察了辯証唯物論的認識論,並且論証和發展了每一原理。”“兩論”還寫進了國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成為一些共產黨思想理論建設的教材。“兩論”也為國外諸多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推崇和稱引,寫進了國外多種有影響的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兩論”使中國哲學走向世界。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開班式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毛澤東同志在1960年說:“我們已進入社會主義時代,出現了一系列的新問題,如果單有《實踐論》《矛盾論》,不適應新的需要,寫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論,也是不行的。”在紀念“兩論”誕生80周年之際,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 “馬列責我開生面”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的實踐要求,需要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譜寫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篇章。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7年08月22日 08 版)

(責編:馮粒、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