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以公平方式強化住房保障

徐立凡
2017年08月08日04: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商品房市場調控重在防風險,共有產權住房重在保障住房權利,防風險與重民生兩端並重,才能逐步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效調控機制

       

  全裝修成品交房,倡導“互聯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新理念,非北京戶籍的“新北京人”的分配比例達到30%……近日,北京市公布《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規劃設計宜居建設導則(試行)》,實行政府與購房人按份共有產權的政策性商品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的購房人在房屋質量、貸款支持、抵押等方面將與商品房購房人同質同權,但同時對購房人使用和處分共有產權住房的權利有所限定。

  共有產權住房的推出,是具有許多潛在制度紅利的一次創新。建立樓市調控的長效機制,是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標。在這個目標中,不僅包括防止“炒房”對實體經濟形成擠佔效應,防止房屋過多的金融屬性沖擊金融風控,還包括滿足住有所居的正常剛需。如果說商品房市場調控的“緊”,重在防風險的話,那麼共有產權住房的“鬆”,就是為特定的住房困難家庭、為“新北京人”提供住房權利保障。張弛有度,防風險與重民生兩端並重,地方樓市調控才有可能從追求單一目標和短期政策效應的慣性中跳出來,為建立長效調控機制夯實基礎、搭好台子。

  共有產權住房對現行保障房制度也是一種有益補充。毋庸諱言,一些地方在施行保障房制度過程中存在弊端。有的拿經適房、限價商品住房尋租﹔有的保障房建設隻重建設數量,忽視了配套措施建設,導致“空城”“睡城”出現,加大了城市交通壓力﹔有的政策性保障房封閉式運轉,缺少合理的供需管理。共有產權住房對自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統一管理,在持有、使用、退出、轉讓等各環節都作了較為細致的專門性規定,有利於從制度層面革除保障性住房存在的痼疾,優化城市區域布局,為共有產權住房的實施創建公平環境。

  共有產權住房的要義,還是要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目標。實際上,共有產權住房實施的到位,就會具有很大的政策效益延展性。一方面,隨著“同質”水平的共有產權住房批量上市,有可能對周邊商品房價格產生平抑作用,帶動住房市場價格回歸理性周期中,逐漸讓剛需者看得到也夠得著﹔另一方面,共有產權住房能夠把土地、住房和金融資源用到該用的地方。共有產權住房購房人在未來獲得不動產權証后,也可以按規定回購政府所持產權份額。這些設計,既考慮到了共有產權住房購房人與商品房購房人的權利平等性,也考慮到了共有產權住房購房人家庭財富的動態變化,既順應了市場規律,也滿足了民生需求。

  也要看到,一項政策要釋放出潛在紅利,還應該防止執行過程中被扭曲。作為住房制度改革的新一步,共有產權住房要讓潛在紅利發揮出來,讓人民群眾有真切的獲得感,必須把公平和民生放在首位。共有產權用地和相關政策制定需政府牽頭,土地供應是關鍵問題,不能出現將土地挪作他用的情況﹔購買共有產權住房需要資質審核,公開透明的辦事程序不能少,切勿把一項民生工程、改革工程異化﹔對共有產權住房的處分需要共有產權人一起決定,這就需要克服官僚主義等弊病,不能讓辦事者跑斷腿而辦不成事。在執行中防止出現這些問題,確保政策落到實處,共有產權住房才能贏得信任凝聚民心,成為強化民生保障、推動住房制度改革的“鯰魚”,為逐步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效調控機制奠定基礎。


  《 人民日報 》( 2017年08月08日 05 版)

(責編:崔東、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