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聲音)

人民日報:學做“啄木鳥” 當好“護林員”

2017年07月26日04:2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夏紅民

  從廣義上講,“護林”是全黨上下的共同責任,從狹義上講,紀委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可以說,“護林”是紀委工作的核心價值和意義所在,是主責主業

  

  黨內出現種種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黨內政治生活不嚴肅不健康。正因如此,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當好黨內政治生態“護林員”,這是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發展、認識深化、使命回歸的要求,也是政績觀轉變的要求。全省紀檢監察干部要准確把握政治生態“樹木”與“森林”的關系,不能隻盯著個案查辦,要明白“護林”的根本責任,確保政治生態風清氣正、郁郁蔥蔥。

  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當前,貴州同全國一樣,政治生態呈現出新面貌新氣象,清風徐徐。同時要牢記,政治生態建設又是不斷推進優化、永遠在路上的,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作為紀檢監察干部,要把當好黨內政治生態“護林員”變為行動自覺,得學一學啄木鳥,能夠在一片森林中找到有病虫害的樹木,然后在一棵棵樹木中果斷地找准病灶、鑿開樹皮、挖出“害虫”。

  當好黨內政治生態“護林員”,要弄清“護什麼”。自然生態中,病虫害傳播須具備三大條件:一是有害病原物,二是適生寄主,三是適宜環境。政治生態中,“病原物”指違反黨的紀律和規矩的行為,特別是對“七個有之”要保持敏感、對照查找,像醫生看病一樣,看到就能辨認出﹔“寄主”指理想信念不堅定、紀律意識不強、容易腐化變質的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環境”指選人用人風氣、思想教育、從政文化等。“護林員”的主要任務就在於盯住三大條件。

  當好黨內政治生態“護林員”,要解決“誰來護”。從廣義上講,“護林”是全黨上下的共同責任,只是各有分工,各有側重。從狹義上講,紀委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黨章賦予紀委的三大主要任務和五項經常性工作,每一項都與政治生態息息相關,可以說,“護林”是紀委工作的核心價值和意義所在,是主責主業。全面從嚴治黨中,隻盯辦案、光會辦案遠遠不夠,要擔當好政治生態“護林員”之責。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干部都要找准定位,把准自己的責任“森林”在哪裡,不缺位、不錯位、不越位,共同把全省政治生態大“森林”維護好。

  當好黨內政治生態“護林員”,要落實“怎麼護”。“護林”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打出一套“組合拳”。一是摸清底數。對各自責任領域的“樹木”和“森林”的狀況一定要底數清、情況明、數字准,存在問題、解決之道要心中有底﹔二是鏟除“病原物”。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深挖細查“七個有之”,堅決鏟除“病虫害”滋生蔓延的“病原物”﹔三是提高“樹木”的免疫力。“樹木”選錯品種,就可能感染病虫害,甚至本身就是病原物。要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廉潔關,嚴防“帶病提拔”“帶病上崗”,選好后要抓好日常“保健”,常打預防“疫苗”,提高免疫力。

  有人統計,一片10公頃森林,隻要有一隻啄木鳥天天巡護,就不用擔心發生虫災。可見,啄木鳥的一生就是:鑿洞捉虫,生命不息,捉虫不止。紀檢監察干部要當勤勞的“啄木鳥”,盡己之力守護好每一棵樹,讓大家在陽光雨露下健康生長,確保黨內的政治生態“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確保黨員干部這片“大森林”永遠生機勃勃、繁榮茂盛。

  ——貴州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夏紅民在省紀委常委(擴大)會上說

  (本報記者 萬秀斌 汪志球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26日 05 版)

(責編:袁勃、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