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申遺成功,仍不可稍有懈怠

秦寧

2017年07月11日07:43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7月7日,經世界遺產委員會21個成員國代表的審議和表決,青海可可西裡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翌日,福建鼓浪嶼也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至此,我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

“可可西裡,可愛的藏羚羊生活在這裡,這裡的童話多麼美麗”“鼓浪嶼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一個被譽為西北“淨土”,一個獲贊為東南“明珠”,兩地申遺成功,可喜可賀,每個中國人都與有榮焉。

在歡欣鼓舞之余,更應該清醒看到,申遺成功並不等於萬事大吉,相反,邁出的這成功一步,更意味著沉甸甸的責任。正如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所稱,(申遺成功)固然可喜可賀,而清醒、理性,反思、審慎,則是當下應有的態度。與世界遺產強國相比,我們仍有不小差距。各地仍不同程度存在“重申報、輕管理”現象,“申遺熱”存在急功近利隱患,申遺時高度集中社會資源投入保護展示,成功后重心轉向商業開發忽視后續保護,對世界遺產造成安全威脅甚至破壞。

此非虛言,有中外案例可佐証。武陵源自然風景區申遺成功后,因旅游設施泛濫和城市化傾向而遭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評。當時,此事驚動了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朱镕基在相關指示中明確要求:“要下決心加緊拆遷景區內違章建筑,還武陵源景區本來面貌。”德國著名旅游城市德累斯頓,因其存有大量巴洛克式古建筑,2004年被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但是,由於當地政府疏於保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警告后仍然置若罔聞,最終被除名。

縱觀以往教訓,成功申遺后一般陷入兩種誤區。一種是疏於管理,“刀槍”入庫,甚至任其自生自滅。另一種是過度開發,把世界遺產當成搖錢樹,無節制地利用,似乎非要榨干其營養。

無論疏於管理還是過度開發,都背棄了申遺初衷,都會對世界遺產造成安全威脅甚至破壞。劉玉珠局長舉例稱,麗江古城多次發生火災事故,清東陵和明十三陵文物連續被盜,暴露出對世界遺產可持續保護認識的模糊和短視。此現象不除,受損的恐怕不只是某一處世界遺產,還有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誠然,不保護好世界遺產,不僅愧對祖先,也有傷國家形象。我們應該確立更為開闊的保護思維,即不能僅僅把保護世界遺產當成自家的事,而應該上升到賡續文明傳統、勇擔文化使命的高度。正如著名古建筑專家羅哲文所稱,“世界遺產在地域上是我們的,但絕不僅僅是我們的,而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共享的。保護是我們的義務,傳承是我們的責任。這才是‘申遺’最根本的目的。”

申遺成功,擔子更重。保護世界遺產從來都非易事,但我們別無選擇。加強法規建設,嚴格遵守和執行國務院制訂的法律條例及各省市制訂的地方性法律法規,在這種前提下,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讓中國成為與世界遺產數量相符的世界遺產強國,任重道遠,不可稍有懈怠。

(責編:董曉偉、崔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