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追思農民:以情動人才能源遠流長

文昕雨

2017年06月22日08:09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在故宮博物院景仁宮,有一張書寫捐贈文物人姓名的“景仁榜”。相比故宮近600年的風雨歲月,故宮捐贈史卻隻有不到80年的時光。然而,正是這張榜上一個又一個平凡的名字,讓故宮的館藏得以豐滿,讓名垂青史的佳作得以傳世。

在這張“景仁榜”1985年的名目上,有一個叫做何剛的普通名字。就在今天,故宮博物院決定為意外身亡的何剛舉辦追思會,隻因32年的他曾主動捐贈19件元代銀器,彌補了館藏的歷史空白。一座古往今來被“帝王氣象”所籠罩的“皇家重地”,竟然肯為一個默默無聞、隻有小學文化的普通農民追憶哀思,引起不少人的議論。

這並不是故宮與何剛之間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除了在景仁榜上署上姓名的精神激勵,故宮也沒有忘記給予何剛物質獎勵,甚至,在之后的時間裡,因為何剛的生活窘境,曾兩度撥款助其渡過難關。當然,相比19件文物的市場價值,十幾萬元的撫恤有些“小巫見大巫”,但這其中飽含的情意,依然讓包括何剛在內的所有人感到溫暖。

實際上,在對待文物捐贈的問題上,目前為止法律條文之間依然斷層。一方面,“中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於國家所有。”但另一方面,“發現文物隱匿不報或者拒不上交的,可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於是,對文物發現者來說,常常陷入兩難境地,捐了很可能顆粒無收,不捐卻一定觸犯法律。試問,有多少人能夠像何剛一樣,因為秉持“文物是國家的”這樣的理念,能夠在上世紀80年代抵住“一蛇皮袋子”的金錢誘惑,做出捐贈的選擇?長此以往,因為獎勵與處罰之間巨大的不對稱,很可能會讓捐贈者群體感覺喪失尊重,導致心理失衡,思想斗爭愈加激烈。

從物質獎勵,到生活保障,再到追思哀悼,故宮的舉動一定程度上是彰顯人文關懷的自選動作,這也正是被網友推崇“有情有義”的原因。這的確為文物回收和管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示范,卻不得不讓人進一步思考這種做法的推廣意義。實際上,並不能因為故宮的“暖”就要求捐贈有償。無論如何,捐贈的自願和無償才是根本屬性。即使故宮,在面對文物捐贈的“事后人情賬”上,也常常因為“捐贈難以查証”和“沒有專項資金”,在管與不管中進退維谷。

因此,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故宮此舉更像是一次對捐贈者價值的宣示和回歸,展示了除了証書獎勵、金錢激勵之外的另一種褒獎方式:用情意打動人心。這無論是對文物保護單位,還是文物捐贈群體,都是一個值得參考和借鑒的嘗試。

捐贈還是不捐贈?這是個道德問題,也是個法律問題﹔但該如何對待捐贈者?卻理應是一道具備溫情的必答題。因為隻有這樣,才會像何剛兒子所說的那樣,“就是以后翻修房子再挖出文物,我也依然捐給國家。”

(責編:王倩、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