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菜單式供給”  讓文化服務更接地氣

練洪洋

2017年05月26日09:16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菜單式供給” 讓文化服務更接地氣

花都區從文化管理體制到文化產品供給和課題研究等多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創新。譬如,通過“菜單式供給”“超市式”配送,花都各村鎮居民均可在家門口享受到“定制”的文化服務。

“菜單”“炒菜”“配送”“大餐”……套用餐飲服務概念來描述公共文化服務還是蠻貼切的。從前的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模式,多半屬於包辦概念,“餐館”根本不問“顧客”想吃什麼,自己有什麼“食材”就炒什麼“菜色”,炒好“菜”就往外端,愛吃不吃是你的事,反正你的錢我花了、“菜”我也做了。不問需求的單向度供給,其結果往往是,我愛吃“炒牛河”,你卻給我端上一碗“酸辣粉”。“剃頭挑子一頭熱”現象經常出現在過往的公共文化產品供給中,熱熱鬧鬧地送文化下鄉,花了不少錢,服務項目卻未必合老百姓的口味,送戲下鄉觀眾寥寥、農民書屋讀者無幾的現象並不鮮見。

花都區文化管理體制創新點在於,政府用公共文化專項資金,讓各類文化團體開“餐館”,事先搭配或組合好“菜譜”,讓老百姓根據自己的口味來“點菜”,然后精心烹調,打造出“色香味”俱全並能夠贏得老百姓歡心的文化產品“套餐”。政府不必親自“下廚”,文化團體有活干、有錢賺,老百姓又能吃上可口的“飯菜”,這就是一個合作共贏新模式——將社會能辦好的事交給社會去辦,為政府減負﹔文化團體從參與中獲得生存和發展空間,有利於自身發展﹔老百姓享受到文化成果,文化權益得到保障。

“菜單式供給”“超市式配送”讓公共文化產品更“接地氣”,可以緩解公共文化服務和老百姓需求之間長期“錯位”現象。但是,“你點我送”模式還是局限於“輸血”范疇,公共文化服務還要注重“造血”機能。這至少涵括兩重意思:第一層,建立內生機制,讓老百姓成為公共文化主體,實現從“觀眾”到“演員”的轉變。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是多方面、多層次的,“觀眾”只是一個淺層,“演員”則是另一個境界,公共文化服務要顧及老百姓更高層次的需求。譬如,“私伙局”就是一個有廣泛參與度的群眾性文化活動載體,需要扶持。

第二層,激活民間資本,拓寬公共文化融資渠道,形成政府資金、社會資金、個人力量相融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資機制。社會並不缺錢,尤其是廣州,隻要機制合適,吸引社會資金流入池子是可行的。

(責編:劉琨(實習生)、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