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空間”標注公共服務新高度

磊磊

2017年05月15日14:1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近日,湖北省衛生計生委聯合省發改委、省住建廳、省交通廳、省旅游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和規范管理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到今年年底,公共場所應配備母嬰設施,配置率不低於50%。(5月14日《楚天都市報》)

關於在公共場所配置母嬰設施,去年年底國家衛計委便已出具明確的時間表和規劃圖。近五年內,所有應配置母嬰設施的公共場所和用人單位,基本上要實現建成標准化母嬰設施的目標。隨著公共服務的供給升級,以及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公共場所配置母嬰設施,必將成為充滿人性關懷的一道靚麗風景。

在地鐵、車站、商場等公共場所,我們經常會看見媽媽給孩子哺乳的情形,這本是母性光輝的散發,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2015 年發生於北京的“哺乳門事件”卻引來輿論一片嘩然。“公共場合是否適合無遮蓋哺乳”的話題,迅速在網絡上展開激烈討論。去年在濟南,一位年輕媽媽在高鐵上遭遇哺乳尷尬,讓人感動的是列車長在餐車坐席間搭建了一個簡易哺乳區,讓這位媽媽哺乳孩子的問題得以順利解決。無論是在公共場所喂母乳惹非議,還是由哺乳演繹出的溫暖畫面,都指向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有些公共服務遠沒有跟上時代需要。

揆諸國外,有些經驗確實值得借鑒。在日本,法律規定在嬰兒逗留的場地必須提供母嬰室,甚至還將室內裝飾出各種童趣風格﹔在加拿大,政府對於母乳喂養的重視程度很高,商家在沒有法律規定的情況下,也會准備一個房間作為育嬰室﹔在法國,大眾常去的公共場所,幾乎無一例外都能找到育嬰室,甚至在高鐵上,每節車廂之間的廁所都設有專門的育嬰室。囿於種種原因,如缺乏相應標准和規范,母嬰空間在國內的絕大部分公共場所難覓蹤影。這種尷尬的現狀,顯然落后於社會發展的步伐,更無法滿足人們的現實訴求。

推進公共服務建設,就要從公眾最關注最急切的問題入手。曾有年輕媽媽羞於公共場合裸露身體敏感部位,隻能心疼地聽著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慶幸的是,輿論的強烈反響,並沒有隨著風波的彌散而石沉大海,而是促使構建母嬰空間有了著落。去年國家衛計委出台的《關於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既有現實針對性,亦有具體要求。緊跟著各省政府遵循這一“頂層設計”,積極響應紛紛發布行動計劃,因地制宜的母嬰空間正在快速走進現實。不久將遍布於公共場所的母嬰設施,不僅可以消除掉諸如“哺乳門事件”的難堪,也凸顯出人性化服務理念,標注了公共服務的新高度。

各地政府不僅要結合指導意見,讓母嬰空間科學合理地落實生根,服務於民,更要善於發掘公眾的其他現實需求,設法紓解。除了關注回應這些鬧得很大的聲音,也要打撈傾聽那些“沉沒的聲音”。因為,類似於在公共場所配置母嬰設施的現實需求還有很多,而行動不能總是滯后於輿論風波,一味地被問題“推著走”“追著走”。

(責編:王倩、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