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真銀行假理財,用震驚形容都不夠

魏英杰

2017年04月20日08:29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真銀行假理財,用震驚形容都不夠

  用“貴圈真亂”來吐槽銀行業,可能略顯夸張,但有些銀行及其工作人員搞暗箱操作、違法交易之膽大,又豈是一個“亂”字了得,暴露出的問題已無法用震驚來形容。

  4月18日,市場傳出民生銀行北京某支行發生一起涉及金額約30億元的“飛單”及票據造假案。這事涉及兩重要環節,一是銀行銷售“飛單”,但實質是銷售假理財產品﹔二是涉及票據造假行為,也就是在某企業客戶的商業票據上蓋上了私刻的銀行承兌匯票的公章,即“蘿卜章”。前者是針對個人客戶,后者涉及企業客戶和其他銀行,這也就意味著,在這兩大銀行業務上,該支行全面淪陷了。僅銀行銷售假理財產品這一環節反映出的問題,就讓人細思恐極。

  首先,此案涉及的理財產品從頭到尾都是假的,客戶卻都信以為真。據報道,這家支行以“原投資人急於回款,願意放棄利息”為由,向支行高淨值客戶推薦一款“年化收益率8.4%”的理財產品。在執行過程中,客戶還簽署了理財產品轉讓協議、交易資金監管協議等“正式文件”。可到最后才發現,該理財產品根本不存在,而“原投資人”(轉讓方)自然也系子虛烏有。

  其次,此案涉及該支行從一般工作人員到副行長、行長,支行行長張穎(目前已被警方帶走調查)還親自向客戶推薦該理財產品。換言之,這是以該支行乃至以民生銀行的信用背書的一起窩案,不僅極具迷惑性,而且情節十分惡劣。

  涉事支行是民生銀行的明星支行,是全國私銀客戶最多的支行。而這家明星支行的行長張穎又是一位明星行長,她僅用短短3年時間,就讓該支行金融資產在全國排名第一。一家明星銀行、一位明星行長,卻公然造假、私刻公章,銷售假理財產品、偽造高額票據,這如何不讓人深感恐怖。

  第三,更可怕的是,這起案件暴露出該支行內控防線全面潰敗,監管形同虛設。按理說,銀行銷售理財產品、開具票據,都有一整套規范化流程和內控體系,在監管層面上,也有一堆相關文件和措施,但很顯然,所有這些規范流程和監管措施都沒能阻擋住這起案件的發生。這樣的話,該如何防范又一起類似案件的發生,不免讓人深感擔憂。

  上當的銀行客戶或有貪圖利益的毛病,但關鍵是,他們是在正規商業銀行內,在一位貨真價實的銀行行長的推薦下,購買了銀行的理財產品,相關協議上蓋的也是銀行的公章(就算是假章,又有誰能想到?),面對如此逼真的交易場景,試問有幾個人能避免掉入陷阱,不上當受騙?而如今,據悉民生銀行卻表示此事件為張穎的個人行為,這又如何讓人信服?

  近年來,銀行理財業務發展迅速,而購買理財產品的,多數為上了年紀的用戶,他們的共同特征是缺乏專業理財知識,更容易聽信銷售人員的推銷和勸誘。所以,針對銀行理財(現場)業務,除了目前實施的雙錄(錄音、錄像)外,還應有更嚴格的規范和監管措施,以切實保障用戶的權益。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