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西游記》完美詮釋了“工匠精神”

王慶峰

2017年04月18日09:34  來源:南方日報
 

1986年版電視連續劇《西游記》的總導演楊潔去世了。消息被証實后,《西游記》引起了人們的追思和懷念,甚至引發追問:為什麼我們很難再拍出那樣的經典了? 

到現在為止,還有一些觀點不認同1986年版《西游記》,原因是在它所誕生的特殊年代裡,電視節目還是一個新鮮事物,西游故事更停留於紙張和口頭傳播,以至於當它被搬上熒屏時,注定了其成功具有偶然性。這類說法其實並沒有看到在這以后的30年間,老版《西游記》成為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電視劇,超過了3000次,足以申請吉尼斯紀錄。可見,《西游記》不僅僅是幾代人的記憶,更是歷久彌新、更顯珍貴的經典之作。事實也証明,后來的西游故事幾經翻拍,有的紅極一時,有的票房不俗,但都沒有在口碑上超越前作。 

在分析這種現象時,楊潔曾經在一次訪談中說到了“西游精神”,她的具體解釋是:“因為我們是在搞藝術,沒有為錢,沒有為名,沒有為利。”這話極有概括性,就拿錢來說,在資金極為有限的情況下,劇組把大部分錢投在了取景和特效上,演員工資最多70元錢。雖然在今天看來,這些效果、道具依然很粗糙,但觀眾的捧場,恰恰說明它是一部靠藝術取勝的作品。《西游記》之所以長盛不衰,就是因為楊潔所言的“西游精神”,它不僅展示了一代電視人對待作品的純粹態度,更是以其中頗高的藝術含金量取勝,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西游精神”在哪裡?答案藏在創作態度裡。該作品拍攝經年累月,困難的時候隻有一台攝像機,但劇組所有人都不畏艱難,認真對待自己的角色。比如飾演“孫悟空”的六小齡童,世家出身,三代人專注演猴戲,“練就七十二變,才能笑對八十一難”,無論是翻筋斗雲、撐竹筏出海,還是在黑風山打斗、打死九尾狐等,基本上都不用替身﹔又如“豬八戒”,早上精神足,釘耙都是扛在肩上,下午的鏡頭就是拿在手上,傍晚就是在地上拖了﹔連不發一言的白龍馬,都絕少用特效和替身,跟隨劇組走遍了中國。 

“西游精神”在哪裡?答案更見於藝術追求。比如文字,全劇不過25集,一些精彩的打斗戲被剪掉了,卻留著木仙庵三藏談詩一段﹔又如在原著裡,紅孩兒問觀音菩薩:“你是孫行者請來的救兵嗎?”但在編劇的筆下,“孫行者”被改為“猴子”,既保留原著味道,又平添生動﹔再如配樂,唐僧離開女兒國時,插曲就是許鏡清譜寫的《女兒情》,歌詞寥寥幾句,將唐僧和女兒國國王的內心揣摩得透亮﹔還有,電視曾將“車遲國斗法”的“破爛流丟一口鐘”理解為敲鐘,經觀眾提醒后,便立馬將敲鐘改為了僧衣。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但就是如此純粹的“西游精神”,在總導演楊潔后來的自傳裡,仍然被形容為“我心中永遠一個結、一個痛”,原因是她認為拍得仍然不夠好。如果對比今天小鮮肉當道、電視劇注水圈錢的現狀,這簡直令后來人羞愧難當!想來大約如此,現代社會心浮氣躁,聰明人太多了,大家普遍追求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的即時利益,就連影視作品也大都是快餐品,連基本的質量都顧不上,還談什麼藝術追求? 

如今提倡“工匠精神”,意指工匠以極致的態度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楊潔那一代電視人的“西游精神”,何嘗不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工匠精神”?就這一點而言,那種每個人各司其職、追求極致的精神態度,至今仍然值得我們學習!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