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首席技能大師年薪近20萬元高嗎?

蔣萌

2017年03月24日15:5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首席技能大師年薪近20萬元高嗎?

背景:近日,央視以《揭秘金藍領:吊起“中國高度”的人》報道了一些藍領故事,其中獲得過“全國建筑裝飾業技術能手”“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湖北省首席技能大師”、被稱為“鑲貼大師”的陶猛,年薪已經將近20萬元,收入超過許多城市白領。

廣州日報發表練洪洋的觀點:時下收入較高的建筑工人、月嫂、快遞員等這些工種,或勞動強度大、非常辛苦,或專業門檻較高、需要技術技能,或兩者兼而有之,既辛苦又要技術,哪怕你吃得了苦,也未必有技術,不服不行。在“藍領工人”吃香的德國,技工待遇很高,比一般辦公室文員和秘書收入還高。一個清潔工一年收入約4萬歐元,而普通辦公室白領一年收入約3.5萬歐元。在澳洲,零經驗的技工的年薪可以達到15萬澳元(超過70萬人民幣),擁有一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木工,年薪可以達16萬澳元。就社會導向而言,受傳統觀念影響的國人對待謀生、就業這樣的人生大事,很多仍然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學而優則仕”,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體力勞動的職業榮譽值一直被嚴重低估。培養“大國工匠”,一在培養,以職業教育為主戰場﹔一在引導,輿論引導之外,更在制度引導。收入分配、職業晉升、繼續教育等配套制度慢慢跟上來,社會的職業觀念就會慢慢改變。

小蔣隨想:一個“全國技術能手”、“首席技能大師”年薪將近20萬元高嗎?別說和金融從業者比了,就是和許多自嘲“碼農”的程序員比,也不算什麼。報道還說,陶猛的收入超過許多城市白領,這種比較本身就蘊含身份高低意味。說實話,社會對於能工巧匠的尊重(包括身份地位、職場價值)遠沒有達到其應得的高度。這既與“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舊觀念有關,又與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體力勞動者(尤其是粗加工、技能不強的勞動者)供給充沛有密切關系。上述認知作為一種固化思維,還妨礙著高水平技工的培養,影響著本就稀少的能工巧匠的社會認可度。中國正進行著經濟轉型、產業升級,亟須大量高水平的技術工人,有關人才的供給卻嚴重不足。不得不說,市場具有糾偏機制,“人以稀為貴”是一種必然,我們有理由相信“全國技術能手年薪近20萬元”不是終點。薪酬不是萬能的,但它的導向性不言而喻。

建議恢復留級制,仍是惟分數論成敗

背景:北師大副教授錢志亮建議恢復小學留級制度。在他看來,孩子的“年齡”有三個,分別是自然年齡(日歷年齡)、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並不是所有小孩的這三種年齡都是同步發育的。一些孩子並不是學不會,而是需要更多的時間,他希望通過“留級制度”給這些孩子一年的緩沖時間。

華商報發表楊鵬的觀點:“義務教育階段不許留級,不提倡跳級”,這在全國范圍內已是通行做法。因此,呼吁恢復“留級制度”絕對算不上主流聲音,甚至還可能被視作標新立異、博人眼球。要承認,恢復“留級制度”,理論上更尊重教育規律,也更加尊重人的成長規律。不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媒體幾年前也曾討論過“留級制度”的利與弊。弊端主要有二,一是,留級的往往是差生,留級生在新環境裡如果被孤立,反而更容易讓差生自暴自棄。再就是,在教育資源緊張的局面下,留級會讓一部分學生重復利用資源,形成了“不公平競爭”。應試教育有一籮筐的弊端,有太多的“不尊重”需要糾偏,要不要恢復“留級制度”並不是當下最緊要的教育議題。特別是,當優質教育資源分布嚴重不均衡,導致教育不公平,遠遠比要不要恢復“留級制度”更讓老百姓焦慮不安。不過,錢志亮副教授針對不同孩子身心發展水平的差異,而建議不要隻用日歷年齡作為孩子入學標准,倒是值得各地及相關部門重視。

小蔣隨想:我上小學那會,班裡就有一個留級的女生,她比其他同學高半個頭,學習成績是不理想。很多同學直接喊她“留級生”,她低著頭,紅著臉,不回嘴。回想起來,那個女孩肯定自卑,在班裡的處境挺悲催,老師對她愛搭不理。無論願不願意接受,孩子就是有聰明的,有不太聰明的,有擅長學習的,有不擅長學習的。但是,目前的教育體制就是惟分數論“英雄與狗熊”。那些學習成績不佳的孩子,很難受到老師的待見,在同學中沒啥“好形象”,他們的家長不可能“有面子”。基於上述現實,指望讓孩子留級一年就“脫胎換骨”,恐怕是想當然,此舉反而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與“負面形象”。相信這也是“義務教育階段不許留級”成為當下通行做法的原因。真正的素質教育,應當是基於發掘孩子的不同潛質,進而因材施教,培養個性化的素質,而不是以分數為“萬能”,抵達這一目標固然存在各種掣肘,但理念與大方向是不錯的。恢復“留級”不過是在惟分數論上打轉轉,不但沒有新突破,還有返祖之嫌。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