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晃眼的補光燈能否低調一點

高路

2017年03月24日08:34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晃眼的補光燈能否低調一點

  馬路上的補光燈,可以幫助抓拍攝像頭清晰地拍攝到通過機動車的全景特征、號牌、前排駕乘人員面部特征以及路面環境等。但不少人反映它太亮了,已經對行車構成了干擾。有本地媒體就做了調查,請專業人士對補光燈作出測試,在濱江的多個路口,測出超標的補光燈。很多司機感到不適,刺目,像遠光燈。

  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開得好好的車,突然一盞大燈鋪天蓋地而來,避無可避。不止杭州,在別的城市也有類似的問題。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理工大學校長石曉輝曾專門做了一份《關於調整高清攝像頭和電子顯示屏亮度的建議》,要求對補光燈作出規范。在海口市的一些出入口或者主干道上,車子路過閃光燈便會瞬間射出白色強光。有時數輛車魚貫而來,閃光燈便會咔咔閃個不停,司機深受困擾。也不止是機動車道,我在非機動車道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從朝暉路中河路路口過運河的人行橋上,就懸挂了一盞非常亮的燈,直沖行人的眼睛而來,隻有低著頭避開這盞燈的光芒,才能看清路面,它的亮度和角度仿佛是沖人來的,而不是照明去的。

  這幾年隨著高清攝像頭的普及,城市安防水平有了質的提升。這些補光燈為城市安全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哪怕有這個必要性,還有科學性的問題。在保証拍攝效果的前提下,能不能將亮度盡量調低?在選擇安裝位置時,能不能盡量選一些直道,而不要選一些可能要作出變道、轉向等復雜交通行為的路口?像海口這種連續閃燈拍照的情況,在一個路況較好的環境中,司機還有時間反應過來,如果在復雜的城市道路中,就變得讓人心驚肉跳了。

  科學性之外還有人性化的問題。管理者需要用數據說話,更需要去實地了解一下交通參與者的反應。不能等到出了事故才想到要去調整。有些攝像頭需要拍正面,有些逆向拍也夠用了,無法改變亮度,那能不能在設計上處理一下呢?以盡量減少對車輛與行人的影響。濟南和宿遷都曾做過這樣的嘗試。

  城市上空的這些攝像頭提升了整個城市的安全指數,但讓很多人頗感壓力。有時候是沒有辦法做到兩頭兼顧的,需要作出權衡,不能顧了一頭而丟了另一頭。最好的辦法仍然是技術的進步,如果技術暫時還不能跟上需要,就不能操之過急。這其實反映出一個城市管理水平的精細程度。

  關於城市照明的規范不是沒有,這些補光燈最好也在規范的約束之下。這些眩目的燈光,能不能人性化起來呢?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