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調控加碼,強化“房子是用來住的”

秦寧

2017年03月21日14:22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據不完全統計,自2月28日以來,短短半月時間裡,已有近20個市、縣、區相繼出台樓市限購或限購升級措施。這其中,既有北京、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又有河北涿州、浙江嘉善這樣的受外溢效應影響的環一線三四線城市,以及南京、杭州、青島等熱點二線城市。

新一輪調控“加碼升級”,力度非比尋常。比如北京“認房又認貸”,就算在外地貸款買過房也算非首套,再加上大幅度提高首付門檻、停發25年以上房貸,被輿論解讀為“調控力度最大”。除了北京,其他城市也紛紛出大招,打出組合拳,動作快而迅猛。

本輪樓市調控的主要背景是,此前一些城市房價呈攀高之勢,引發輿論普遍焦慮。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各地通過調控來落實中央提出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眾所周知,這一兩年來,部分一二線熱點城市房價一度迅猛上漲,極不正常,嚴重透支了公眾對房價穩定的信心,也傷害了實體經濟發展,更潛伏著房地產泡沫的巨大風險。

在前不久的全國兩會期間,據銀監會主席郭樹清介紹,2016年銀行貸款大概1/4投向了房地產,新增貸款中45%是房地產貸款,“近一兩年居民貸款購房的比重在明顯升高,因此銀行業非常關注房地產泡沫風險”。樓市發燒,佔有過量資金,勢必抬高實體經濟健康生長的成本,這與中央要求振興實體經濟的決策背道而馳。

給發燒的樓市降溫,就需要把脈問診,開出有效藥方。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這意味著調控樓市的“工具箱”裡還有很多工具,絕不只是提高貸款門檻那麼簡單。除了限購、限貸、限價,還應該在土地、立法等手段運用方面,拓展更有作為的空間。故此,當前的調控力度和深度隻會加大,不可能戛然而止﹔會有更多的城市跟進,而不會止於這些城市。

當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既為了防止房價大起,也應該防范大落。出台調控政策也不能千篇一律,而應該建立在分類指導、因城施策的基礎之上。像一些三四線城市,應該在去過量庫存上發力。銀監會相關負責人已表示,對部分有去庫存需求的三四線城市,會給予必要的信貸支持。該降溫的降溫,該刺激的刺激,因城施策、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穩定房地產市場。

當前,樓市調控的威力正不斷顯現,盡管離公眾預期尚有距離,但隻要調控不放鬆,不淺嘗輒止,並且配套給力的跟進措施,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現象就會得到遏制。同時,還應該防止調控政策被架空,相關部門陽奉陰違,一些中介渾水摸魚。

值得一提的是,“遏制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已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之中。政府工作報告還重申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加強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惟有從共識變為行動,多措並舉、動真碰硬,才能進一步強化“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讓公眾在住有所居中創造新生活,增添對樓市、對未來的信心。

(責編:王倩、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