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系列評之十五

人民網評:“一把手”是政治生態“關鍵的關鍵”

一言

2017年03月09日16:08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時指出,“一個地方要實現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須有良好政治生態。”“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深入整治選人用人不正之風,堅持正確用人導向,真正把忠誠黨和人民事業、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淨淨的干部選拔出來,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政治生態,是2014年6月30日習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上首次提出的,“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其后習總書記又在多個場合不斷闡述,使其成為一個大眾耳熟能詳的高頻詞,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詞之一。政治生態,是政治主體在一定的政治環境下的生存方式、習性以及生存發展的大氣候、大環境和大趨勢,是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綜合呈現,折射的是黨員干部的黨性原則、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行等。

習總書記在遼寧代表團談政治生態,是有針對性的。遼寧省委原書記、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王珉出了問題,遼寧省人大拉票賄選案也查處了955人。彼時遼寧的政治生態亂象可見一般。正如習總書記指出的,“政治生態污濁,就會滋生權欲熏心、陽奉陰違、結黨營私、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等一系列問題,侵蝕黨的思想道德基礎。”

“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如果各級領導干部能夠重任在肩,如履薄冰,帶頭破除“四風”積弊,立正身、講原則、守紀律、拒腐蝕,其下屬就會以此為鏡,政治生態環境自會“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營造良好從政環境,要從各級領導干部首先是高級干部做起。”政治生態如何,關鍵就在領導干部這個“關鍵的少數”,而“一把手”更是“關鍵的關鍵”。各級“一把手”處於權力的中心位置,雖然有民主集中制和權力的制衡和監督等,但是,“一把手”的作用和影響,客觀上是巨大的、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如果“一把手”出了問題,往往就會影響大局。有的地方出現“塌方式腐敗”,病根就在“一把手”。

要讓“一把手”不出問題,加強教育和自律等都是必須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強監督和約束等他律。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黨內的政治生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特別是“當面的批評”更應該常態化。

同時,“黨內如果有腐敗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態必然會受到污染。因此,必須做到有腐必反、除惡務盡。”十八大以來,依法依紀處理了200多名中管干部,100多萬黨員干部受到處分,這其中,相當數量是各級或各個部門的“一把手”,或者是曾經的“一把手”,教訓深刻。如何從制度的層面,進一步約束“一把手”的行為,最大限度地做到“想腐”也“腐不了”,這是要努力的方向。

當前,從嚴治黨、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的監督、查處,力度是空前的,規模是巨大的,時間是持續的,效果是顯著的。效果所以顯著,很重要的原因,是充分發動了群眾。廣大的黨員干部群眾,也是一個地方政治生態的重要力量。正因此,習總書記特別強調,“每一位人大代表都要站穩政治立場,增強政治觀念、法治觀念、群眾觀念,發揮來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點,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有人說得好,好風氣要靠每個有正義感的人來堅守。塑造清明的政治生態,“一把手”當然是“關鍵的關鍵”,但也需要每一個黨員干部、群眾的參與、監督、行動。隻要每道“梁”都頂得住,那無論是政治生態還是社會風氣,都不會出現大面積的裂痕或塌方。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