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好聲音”

醫療人才短缺,“症結”在哪兒?

蔣萌

2017年03月05日15:59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醫療人才短缺,“症結”在哪兒?

好聲音:“實際上,緊缺的不僅僅是兒科醫生,我們推進分級診療,基層就需要大量全科醫生﹔發展醫養結合,養老院就需要大量醫護人員﹔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未來如果藥房從醫院中剝離,藥店便需要大量藥劑師……”——全國政協委員、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認為,解決醫療人才供需矛盾需要頂層設計和全面規劃。

小蔣說:醫療人才短缺有多方面原因。一是醫學本科至少要讀5年,一些人還要讀研讀博,畢業后從住院醫師做起,要積累多年臨床經驗,才能成為醫院骨干。在浮躁心態下,不少人望而生畏。二是一些青年醫生耐不住清苦,面對藥商賣藥顯輕鬆且“多金”,難抑轉行沖動。三是同為醫生“地位”不同,兒科開藥少、檢查少卻要面對家長“高壓”,急診科對什麼病都得懂卻又難以深入精通,導致從醫也有傾向性。再加上醫患關系緊張,學醫從醫積極性難免受影響。在某種程度上,上述問題也與醫改有著微妙而深入的關聯,管理層在解題時要統籌考慮。

影視數據造假,“詐騙”就該法治

好聲音:“今年春節檔,曾經遭遇嚴厲整頓的‘幽靈場’死灰復燃,部分影院故意在凌晨制造虛假的‘滿座’﹔在視頻網站上,部分電視劇、綜藝節目的播放量動輒幾十億甚至上百億。”“這實際上就是詐騙。”——全國人大代表曹可凡建議司法力量介入影視數據造假。

小蔣說:“不怕被罵,就怕沒人惦記”是影視圈的一種常見心理,一些粗制濫造、既沒娛樂性又沒思想性的片子就指著話題炒作與注水收視率吸金。在演員看來,隻要能拿天價片酬就行﹔在投資方看來,隻要能賺大錢就好﹔在電視台與影院看來,隻要能吸引廣告投放或提高上座率就成……各方都是向錢看,至於節操與誠信則被拋到九霄雲外。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是劣幣驅逐良幣,某些不刷收視率、不買評價的作品反而被邊緣化。在此問題上,單純指望“良知自覺”效果有限。法治能否介入與懲處,如何促成具有公信力的獨立評價機構,考驗管理的“到位而不越位”。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每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建言不斷。國是看似高深,實則關乎細微。民主獻策與監督,推動社會不斷變革,體味發展與進步,努力實現中國之夢。網友七嘴八舌,小蔣三言二拍,說兩會最聲音。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