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觀點:苦練內功,讓海外讀者讀懂中國

周明偉
2017年02月16日05:0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如何讓更多中國理念、中國文化走出國門,提高中國的國際傳播力?毫無疑問,越來越多的從事“中譯外”的外國優秀翻譯家們的加入,有助於把我們的“翻譯之橋”打造得越加牢固、寬敞。

  然而,在我們把眼光投向“外”的同時,也切勿忽略自身的內功建設,某種意義上,這更為重要。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會同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外文局編輯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就是一個案例。

  出版兩年多來,截至目前,該書已累計發行620萬冊,其中海外發行逾60萬冊,創近年來中國政治類圖書短時間內海外發行量的最高紀錄,也創造了中國圖書單品種在美國亞馬遜網站的銷售紀錄。這啟示我們:在新形勢下,要推動中國圖書走出去,必須圍繞大局,做實內容,苦練內功,同時借船出海,開展有效的國際傳播。

  多年的對外傳播實踐表明,中國領導人的聲音也是國際社會最關注的,也是傳播效果最好的。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集中展示了中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回應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重大關注。通過該書,既能讓海外讀者了解到中國的發展理念和發展道路、看到世界問題的中國觀點和中國方案,也能讓他們聽到中國與國際社會共同發展、共享繁榮的美好願望和心聲,是國際社會全面准確認識和了解當代中國的一把鑰匙。

  “酒香也怕巷子深”。對圖書來說,創新編輯思路和方式,貼近國外受眾需求,也日顯重要。《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就是緊緊抓住“中國想對世界說什麼”和“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重大關注是什麼”兩條主線,通過收集分析境外輿情,精准遴選專題,並對外國人不太熟悉的歷史事件、人物、典故、引語以及新一屆黨中央治國理政特有的理念和舉措等進行注釋。各外文版的翻譯句子短,力求口語化,與習主席個人清新的語言風格相一致﹔古典引文的翻譯十分簡潔,保持原文特色,且與上下文語境相一致﹔避免逐字逐句的簡單直譯,以融通中外的話語方式翻譯中國特色的詞句,語言流暢又“接地氣”,契合了海外受眾的閱讀習慣、思維特點和表達方式。此外,中國外文局和中國翻譯研究院還集中梳理了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核心觀點和理念,編纂了《中國關鍵詞》多語種版(第一輯),文字簡潔通俗,甫一亮相,便吸引了各界關注,並實現了11個文種的12個版權輸出。

  有一種說法,叫“內容是王道,渠道是霸道”。這在對外傳播過程中也同樣適用。拓寬國際合作渠道,“借船出海”,是實現本土化傳播的一個有效途徑。在推廣發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時,我們一方面加大與國外主流發行渠道和書店的對接,使該書進入當地主流銷售渠道,另一方面,借助國外知名出版機構的渠道和經驗,與20多個國家的主流出版機構在當地合作編譯出版該書,並以當地出版社的名義亮相。我們還先后在捷克、波蘭、塞爾維亞等國開展“中國主題圖書展銷月”活動,將當地機場和首都城市的主流書店作為主要展場,“搭車”進行有一定聲勢和規模的集中展示和銷售,並在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印度等國舉辦研討會、座談會,顯著提升了該書的國際影響力。

  中國文化要想在海外“走”得更遠,不僅要練好內功,努力把故事講得生動,更要加深對外部世界的了解,不斷提高“內知國情、外知世界”的能力,以拉近中國話語與國外受眾的距離。海外讀者能否從書中讀懂中國的道路理論制度、核心價值觀念和傳統文明文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譯外”的翻譯水平。近年來,中國翻譯研究院開展了翻譯領域重大課題研究,承擔了國際傳播能力項目“中國特色話語體系外譯傳播工程”,以及全國高端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基地建設項目,舉辦了國際翻譯家研修活動和2016翻譯人才培養模式研討會等,為“中譯外”翻譯人才答疑釋難,為構建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搭建了有效平台,也為推動中國圖書走出去聚集了一批專家隊伍。

  今后,我們將繼續用簡明易懂的文字表達方式,講述更多有情懷、有思想、有溫度的中國故事,讓海外讀者更好地讀懂中國。

  (作者為中國翻譯協會會長)


  《 人民日報 》( 2017年02月16日 23 版)

(責編:王吉全、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