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新論:“一帶一路”需要全面系統研究

王 文

2017年01月23日05: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日,在達沃斯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時,習近平主席正式宣布,今年5月中國將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旋即引起熱烈反響。各國政府、智庫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關注度正在不斷提升,凸顯出對其進行全面、系統研究的必要,“一帶一路”成為一門單獨學科的條件也在逐步成熟。

  事實上,2016年,國外智庫已經開始系統研究“一帶一路”。從康納在《超級版圖》中斷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才是未來國家的最大軟實力”,論証中國發展經驗對世界發展的巨大牽引力﹔到弗蘭科潘的《絲綢之路》從世界史角度切入,以扎實的史料,將2000多年來的絲綢之路演變,按時期不同依次定義為“信仰之路”“變革之路”“和睦之路”等24種“路”別……目前國外很多頂尖智庫設立了“一帶一路”以及與此相關的研究項目,比如互聯互通與地緣政治、基礎設施與亞洲發展等。有的則通過電子遙感、數據制圖、資金流跟蹤等多種方式,研究“一帶一路”沿線的中國工程項目,呈現出理論化、學科化分析“走出去”的中國如何影響世界的學術研究新趨勢。

  兩個多月前,第七十一屆聯合國大會首次將“一帶一路”倡議寫入決議,得到193個會員國的一致贊同。這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普遍支持與接納,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世界對中國提供全球治理方案的熱衷程度與學術偏好。中國學術界體系化、理論化、學科化地研究“一帶一路”,進而引領全球“一帶一路”研究、推動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思想交流與共享,這樣的使命感、責任感,相比以往不是變輕了,而是變得更重了。

  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學科分類更細化,更聚焦於具體事務,而社會科學發展最大的動力,就是來源於現實需要。“一帶一路”是近年來中國大范圍引領世界學術風尚、設置全球議程的話語概念。基於實踐經驗而設立“一帶一路學”,不僅可以重新總結中國與世界交往的歷史經驗,也能重新闡釋中國與世界互動的發展現狀,更能重新評估中國影響世界的未來前景,極大促進“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的推進步伐。

  可喜的是,國內已有幾家研究機構將“一帶一路”設為博士生研究方向。如果能借“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東風,鼓勵更多海內外學者為“一帶一路”研究的理論化、學術化做出貢獻,假以時日,“一帶一路”倡議肯定會在完善決策支撐體系、改進輿論引導方式、提升制度性國際話語權等多個方面體現出更強大的推動力。

  “為解決當前世界和區域經濟面臨的問題尋找方案,為實現聯動式發展注入新能量,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造福各國人民。”歷史是勇敢者創造的,抓住時代機遇,用中國自己的理論范式和話語體系影響世界,“一帶一路”才有可能獲得更多國際認可和支持,成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機制改革的一面旗幟。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責編:白宇、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