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話說新農村)

人民日報:政府多放手 市場出好手

趙永平
2017年01月22日09: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府不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觀,少一些干預,多一些服務,把更多決策權還給市場

  

  “糧食當草賣”,中部某地推進糧改飼遇到煩心事:政府請來專家評審,選出3個青貯玉米主推品種,打算規模推廣,然而農民卻不買賬。一位大戶抱怨:“專家推的品種產量是高,可長籽粒少,我一個個牛場挨著問,牛不愛吃,你說種了賣給誰?”

  其背后反映的仍是這個老話題:政府之手干預過多,變成閑不住的手。

  農業結構怎麼調,種什麼、種多少,大家都明白“不看市長看市場”,但現實中,“市長”說了算的現象還是不少。因為“市長”手裡有資源,錢往哪花,扶啥產業,行政手段強勢,慣性難改。於是,有的地方貪“大”,動輒規劃萬畝農場、數萬畝基地﹔有的地方求“高”,一個勁上智能大棚、高端農業。不少靠錢堆出來的項目華而不實,往往一時風光,遇到市場波動,各種問題就暴露出來,產業受損、農民受傷。如此做法,應該當頭棒喝。

  今天,農業發展環境正發生深刻變化。成本上升、價格下壓,資源束縛趨緊,新老難題交織。農業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階段性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並且主要是結構性、體制性的問題。順應新形勢,必須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好調順調優結構。

  結構調整怎麼調?政府放手、市場出手。過去我們倚重政策導向,哪個品種出問題,哪個環節矛盾多了,就臨時性出台措施解決,“蒜你狠”“姜你軍”“豬周期”,調控滯后,干預市場,難免按下葫蘆浮起瓢,跳不出“多了少了”的循環。如今,必須圍繞市場調,需要什麼種什麼。與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比,農產品供給大路貨多,優質的、有品牌的還不多。因此,要加快“生產導向型”向“消費導向型”轉變,依靠市場手段優化配置、提升效率,發展品牌農業、綠色農業,擴大有效供給。

  結構調整誰來調?要靠新型經營主體調。近幾年,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快速發展,全國175萬家農民合作社,入社農戶超1億戶,龍頭企業達到12萬家。他們成為農產品供給的主體,成為農業現代化的主體。這些新型主體長期在市場摸爬滾打,對市場觸覺更靈敏、決策更有效。

  放手不等於不管。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協調好各方面利益。政府不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觀。重點是加強服務,加大扶持,在手段上由事后調控向頂層設計、事前預案邁進,盡量減少對市場的直接干預,形成支持有力、保障有效的政策體系,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調整政策、出台措施,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特別是農民承受力,不搞強迫命令瞎指揮,不損害農民權益。

  應該看到,結構調整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可能一調到位、一勞永逸。農業是典型的慢熱型產業,培育一個成熟產業,要三五年、十多年,甚至更長時間。靠政府拔苗助長不行,必須尊重農業發展規律和市場規律,有長遠眼光,耐得住寂寞。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更多決策權還給市場,少一些干預,多一些服務,讓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民說了算,讓“無形之手”充分施展。


  《 人民日報 》( 2017年01月22日 09 版)

(責編:王倩、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