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風物長宜放眼量

彭國華
2017年01月22日04:3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人類已走過的21世紀歷史進程中,要論及具有全球性影響的大事件,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無疑可以重重寫上一筆。這場2007年肇端於美國華爾街的危機,至今仍然陰雲不散,使得世界經濟增長步履蹣跚、前景不明。與此同時,一直熱衷於向世界推銷其“普世價值”的西方國家猛然發現,自己已陷入“后院失火”的尷尬境地:“華爾街運動”輪番在美歐上演姊妹篇,“收入鴻溝”引發眾怒﹔“棱鏡門”“郵件門”事件接續曝光,自詡“政治正確”的美國政府和政治精英光環盡失﹔難民潮不斷涌向歐洲,暴恐事件在德、法等國此起彼伏,英國“脫歐”公投“意外”通過,歐盟一體化、國家安全和社會治理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這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尖銳挑戰,使得一個經典理論問題再次浮出水面:資本主義是否已陷入系統性危機?

  也許很多西方人士並不願意面對這樣一個令人沮喪的話題。他們中的一些人盡管承認危機的存在,但又小心翼翼地將其嚴格限定在金融和經濟的范圍內,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世界上是否存在孤立的金融危機?當前資本主義社會又是否隻有金融領域和經濟領域存在危機?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兩個問題並不難回答。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視域中,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其政治、法律、文化、道德、宗教等上層建筑,而后者則對前者起強大的反作用。依據這一基本原理來觀照,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必然深刻影響其政治上層建筑,同時也是其政治上層建筑諸多危機在金融和經濟層面的暴露。因此,僅僅從金融和經濟層面來看待當前資本主義社會的危機,是“一葉障目,不見森林”,並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事實上,近年來在歐美社會頻繁出現的各類危機與亂象,也遠非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所能涵蓋,而是具有全局性、系統性的內涵與特征。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生存和統治的根本條件,是財富在私人手裡的積累,是資本的形成和增殖﹔資本的條件是雇佣勞動。這一科學論斷穿透近170年的歷史煙雲,仍然可作為我們剖析當前資本主義社會危機的銳利武器。在它的燭照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正是社會財富在大資本家、大財團手中的過度集聚,正是西方壟斷資本在其本國甚至全球范圍的無序擴張和增殖,正是資本與政治、文化的“聯姻”與“合謀”,才使得危機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整個鏈條中蔓延,成為一種系統性存在。與此同時,作為系統性危機的最大受害者,資本主義社會的雇佣勞動者——工人階級和底層群眾也在加強“革命性聯合”,資產階級的“掘墓人”再度覺醒,“華爾街運動”、巴黎“黑夜站立”運動等次第爆發就是明証。“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與所謂“歷史終結論”相比,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一結論顯然更有現實依據和說服力。

  然而也要看到,“兩個不可避免”乃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正是從這個認識基點出發,馬克思同時作出了“兩個決不會”的科學判斷,即“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裡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近代以來,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不僅在以蒸汽機和電力為主導的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佔據領先地位,而且在當前以信息技術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又搶得了先機。現在說資本主義生產力“氣數已盡”,還為時過早。同時,盡管歐美的工人階級和底層群眾反壟斷資本的意識在增強、行動在升級,但尚未從自發走向完全自覺,尚未形成科學組織,尤其是未能從掌握“批判的武器”上升到進行“武器的批判”。由此來判斷,“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仍然處於萌芽狀態。因此,觀察和剖析當前資本主義社會的系統性危機,“兩個不可避免”和“兩個決不會”都應成為認識基點,而不可有所偏廢。

  當前資本主義社會系統性危機的出現,為馬克思主義真理性和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提供了最新佐証。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兩個不可避免”還將經歷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漫長過程。冷靜地看,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國家,還將長期面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科技、軍事上佔優勢的壓力。風物長宜放眼量。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都需要建立在綜合國力與國際競爭力基礎上,都需要經歷時間的洗禮和檢驗。對此,我們應有足夠耐心和歷史智慧。


  《 人民日報 》( 2017年01月22日 05 版)

(責編:崔東、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