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針灸銅人當國禮,從排斥到認同需要“好載體”

愷理

2017年01月20日09:58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國家主席習近平2017新年首次出訪,來到世界衛生組織總部時,有這樣一個環節:中國向世衛組織贈送了針灸銅人雕塑。習主席在致辭中說,要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傳統醫學。

看到這一幕不禁浮想聯翩。2010年,針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通過,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去年,歐洲藥典上首次出現了66種中醫藥材。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已有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針灸,歐洲還建立了209個中醫教育機構。如果再聯系屠呦呦前年獲諾獎,無論從文化層面還是醫學層面,包括針灸在內的中醫藥,正日益多方位走向世界,被接納、認同。

走到這一步殊為不易。上點歲數的人,大概還記得十多年前有部叫《刮痧》的中國電影。故事發生在美國,一個華人家庭的孩子感冒生病了,爺爺用中國老家的辦法給孩子刮痧治療,引來美國鄰居和當地社團的指責抗議:怎能這樣虐待孩子?甚至把中國爺爺告上法庭。啼笑皆非、劍拔弩張中,迥異的東西方文化背景造成的激烈沖突,引來無數嘆息共鳴。

電影的最終結局還算不錯。誤會消除,美國人也了解了“刮痧”背后的中國傳統文化。針灸在不少國家和地區的推廣運用中也曾有過類似遭遇。其實,囿於歷史、傳統、風俗、文化等因素,東方與西方也好,國與國之間也罷,甚至民族與民族之間,類似對“刮痧”的誤解,對“針灸”的不解,對“中醫”的費解,比比皆是。大到一種價值觀念的認同,小到一聲“吃了嗎”的招呼含義,這裡面,有的是對方故意戴副有色眼鏡看,有的則是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差異所致。

文化的差異是一種客觀存在,也是這個世界魅力所在。全球化大勢中,開放與交流日漸增多,原本一隻隻獨立的土豆,必然要被裝進一個麻袋裡,摩擦、碰撞甚至沖突、交鋒都在所難免。對中國來說,走向世界的過程,實際上更是一個文化交融、文明包容的過程。這些年,我們越來越意識到,這個過程特別需要學會講好中國故事,但究竟該講什麼故事、怎麼講才有好效果,大有玄機。

針灸在2010年申遺的時候,並非一帆風順。一開始,中國申報的項目是中醫,包括中醫理論、技能、各種藥物、用藥原則等,打了很大一個“包”,並不順利——當然,這也與西醫話語體系下中藥本身存在的爭議有關。后來,中方進行了調整,把中醫針灸作為申遺的優先項目提出。記得當時專家解釋這種調整時是這樣說的:除了針灸有著豐富的中醫文化代表性外,特別考慮到它的實踐性和技藝性,考慮到它是讓人“看得見,摸得著”的,被國際醫學界了解得較多,便於外國人理解。

申遺的成功証明了這種調整的必要和智慧,也給我們一種啟迪:一種文化要能被更多國家和民眾理解接受,需要一個合適的載體,需要講究“文化相融”的一些技巧。當我們希望把自己的好東西輸出、渴望得到更大范圍的文化包容、價值認同時,找到最易交流的點、最能認同的面、最有說服力的事,才可能讓門越開越大。了解、認識是第一步,互相包容、彼此尊重是第二步,然后才談得上認同、欣賞乃至合作。

這次向世衛組織贈送的針灸銅人塑像,本身也極具故事性。銅人原型誕生於近1000年前的中國北宋天聖年間。當時,我們聰明智慧的祖先繪制了世界上第一個針灸國家標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並鑄造了兩尊銅人,以立體人體模式來標注354個經絡和針孔穴位,無論是醫學價值還是制造工藝,堪稱世界瑰寶。兩尊“天聖銅人”在歷史長河中命運多舛,現存中國的僅是其后世仿品。可想而知,伴隨著針灸銅人身上附著的這些故事被鉤沉、翻閱,會有更多人了解中國的優秀文化,了解中國的滄桑歷史。

面對中國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我們當然有足夠自信。但如何把“自信”轉化為“相互欣賞”“相互信任”,恐怕還需要找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載體,從感性認知開始,求得理性認同。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