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為奧運精神注入中國價值

王子墨

2017年01月19日08:5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為奧運精神注入中國價值

  中國與奧運的牽手,將中國價值注入了奧運精神之中。讓世界在“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之外,也聽到了“達則兼濟天下”的東方智慧﹔國際社會在拼搏奮進之時,也了解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倡議。

  新年伊始,習近平主席的瑞士之行牽動世界目光。其中,洛桑的國際奧委會之行更是意義非凡,習近平主席將是歷史上第一位到訪國際奧委會的中國最高領導人。奧委會之行,再次將奧運這一中國人飽含情愫的話題置於聚光燈下。

  奧運會把和平、友誼、拼搏等人類精神凝聚成世界共識﹔在中國,與開放、文明、現代等歷史潮流交匯於一處。1908年,當中國仍在為現代化轉型尋找出路時,《天津青年》雜志提出一個在當時幾乎不可能的夢想:“中國何時才能舉辦奧運會”﹔1984年,在改革開放凝心蓄力之時,許海峰為我國贏得第一枚奧運金牌﹔2008年,在奧運夢想的百年之際,北京奧運會舉行﹔2022年,在中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夢想”后不久,北京冬奧會將要舉行。在中國近現代的重要歷史節點上,奧運會都精准相交,每一次相遇,都是歷史性的步伐。由此,奧運會於中國的意義,遠超一場盛大的體育盛事,而成為一個關照文明互鑒的切入視角,見証了古老文明邁向現代化、全球化的身影。

  奧運和中國的互動,不僅是物質層面場館的建設、賽事的舉辦、金牌的累積,更滲透至民族性格的肌理之中。汲汲於觸摸的追夢者、爭金奪銀的參與者、廣納賓朋的舉辦者,身份的幾度轉變,伴隨的是中國大國心態的涵養,文明視野的開拓。現代奧運會創始人顧拜旦曾說:“奧運會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奮斗﹔但最本質的事情並不是征服,而是奮力拼搏。”猶記得“體操王子”李寧在漢城折戟后所遭受的責難,再到裡約奧運會“失去首金”時的雲淡風輕,民眾漸漸從“爭氣”心態中釋放出來,與顧拜旦所詮釋的奧運精神相呼應,融入世界文明的潮流。奧運標記出中國向現代化發展的堅實步伐,顯示出中國人更快更高更強的追求和自信,讓中華文明增加了新的精神內容。

  習近平主席說:“在北京舉辦一場全球矚目的冬奧盛會,必將極大振奮民族精神,有利於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也有利於向世界進一步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和平發展主張。”中國領導人多次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奧運,無疑是這一承諾的注腳,詮釋著“永不關上的大門”的飽滿細節。建立平等相待、相互理解的伙伴關系,奧林匹克精神無疑是值得借鑒的精神資源。中國對奧運會的珍視,就是反復重申“開放”這一對中國、對世界都裨益巨大的人類共同價值。

  同時,中國也為奧運注入了新的價值理念。奧運兩度與中國相逢,體現中國對國際社會的高度責任感。中國以完備的賽事組織,不斷刷新極限的運動員表現,保証了奧運會賽場上的精彩。更重要的是,中國與奧運的牽手,將中國價值注入了奧運精神之中,讓世界在“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之外,也聽到了“達則兼濟天下”的東方智慧﹔國際社會在拼搏奮進之時,也了解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倡議。奧林匹克精神,因為有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熱情參與而豐富了內涵、拓展了邊沿,成為更具包容性、全球性的人類精神,從而歷久彌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