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去職業資格証不易,破審批思維更難

魏英杰

2016年11月28日08:36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去職業資格証不易,破審批思維更難

  大部分應當設立職業門檻的事項,也可交給市場,通過發展第三方評價機構,確立合乎行業規范與社會需要的人才評價機制。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2014年以來已分六批取消319項職業資格的基礎上,再取消臨時導游、餐廳服務員、保潔員等114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至此,國務院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已取消70%以上。

  簡政放權、取消不利於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的職業資格証許可,是近年來國務院重點推進的事項。如今,這項工作終於接近大功告成。清理和取消這些職業資格証可謂不易,這背后既涉及到錯綜復雜的部門利益,也涉及大量依附其上的衍生產業的利益。取消一項職業資格,等於相關部門的權力之手被切斷,更意味既得利益者自此無法從中獲利。

  有些事情回頭看,才驚覺何其荒謬。第七批取消的職業資格許可認定事項目錄尚未公布,不過從臨時導游、餐廳服務員、保潔員等名目,也可感受一番。試想,連餐廳服務員、保潔員這種技術含量很低的職業,都設立職業許可認定,還有什麼職業不需經由行政部門“把關”的?前六批已被取消的職業資格許可認定事項中,與此類似的還有木材搬運工、割草機操作工、輪胎翻修工、插花員……這些名目繁多的職業資格許可,見証了過去行政權力的泛濫與任性。

  這些五花八門的許可認定,真的起到提高職業水平的作用嗎?至少在相當部分領域,其效果微乎其微,實如形同虛設。有的許可証交點錢就可以辦理,還有的隻需背背提綱和答案就能過關,這種許可証的含金量可想而知。關鍵是,一些職業許可的積極作用幾乎沒有,負面作用卻是現實存在的。這是否抬高行業准入門檻且不說,卻造成了不同行業之間人才流動的強大障礙。要從一個職業轉入另一個職業,令人頭疼的就是考取相關許可証。這對社會人員的就業和創業,無疑是極為不利的。

  取消這些職業資格許可,當然花費不少力氣,但要破除這背后的行政審批思維,恐怕更為艱難。牢抓在手不放的權力思維與部門利益,是制造這一審批“奇觀”的根源。如果不能加快轉換理念,破除管制思維,以公共服務為本位與出發點,就難以從根本上杜絕不當的行政審批與許可。換言之,哪怕今天取消了這項職業資格許可,明天還可能冒出新的許可事項。國務院取消的這七批職業資格許可與認定,每項都可以對應主管的行政部門,這些部門是否勇於向自己“開刀”,割斷權力與利益的“臍帶”,也是問題的一大關鍵。

  所以,在取消這些職業資格許可的同時,對剩余的確實需要設立的職業資格許可與認定,有必要建立目錄清單並公布,這樣公眾的心裡才有數,相關部門也才不敢隨意增設新的許可與認定事項。實際上,大部分應當設立職業門檻的事項,也可交給市場,通過發展第三方評價機構,確立合乎行業規范與社會需要的人才評價機制。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