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少兒讀經,不必太過功利

高路

2016年10月26日08:31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少兒讀經,不必太過功利

  你的孩子還在讀三字經、千字文?對不起,你OUT了!有不少家長在孩子一兩歲兩三歲的時候,已經開始給他讀經了。搬來四書五經,有空自己讀,沒空放碟片。

  他們當然知道孩子不可能聽得懂的,但抱著不求甚解,先混個耳熟,有總比沒有好的態度姑且一試。

  有人或許會認為,有些東西有不比沒有的好,早了真不比晚的好。孩子大腦發育是需要時間的,你不可能通過精神勝利法超越這個階段。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你不可能突然讓他站在一個與名家大師對話的高台上,少不得要從咿呀學語開始。

  就拿耳熟這樣的事說吧,四書五經雖然有一定的韻律,但基本上還是僵化的一種形式,對於孩子而言,正需要天地萬物滋養身心的時候,這個時期,大自然的那些奇妙的聲音才是他成長的背景音樂。城市裡的孩子已經錯失了很多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我們的孩子耳朵邊整日裡隻有汽車的轟鳴聲、電視裡嘈雜聲,聽不到虫鳴也聽不到鳥叫。首先要有這些東西打底,再輔之以之乎者也的書生腔調,讓其默記於心,長大后才能體會到古典文學的美。

  哪怕孩子到了要接觸古文的年齡,也得掌握先易后難的學習方法。人家說四書五經好,你拿來就用,怎麼不去找找中國的古典文學中還有更多適合孩子,也同樣非常優秀的內容。要入門,不妨從“三百千”開始﹔要說語言文字和韻律的集成,唐詩宋詞就是典范。至於四書五經,等孩子有一定的語言文字基礎,對傳統文化也有一定了解了,再學也不遲。適度超前一點是可以的,硬逼著學一點也無不可,但打亂由簡到難的學習規律,企圖一步到位就不對了。

  超越過程,本質上都是自己急功近利,卻希望孩子是個神童,自己一知半解,卻希望自己孩子一步登天。這不是對孩子負責,而是拿孩子的天真無邪做試驗。起跑線被一次次拉低的背后是家長心態在一點點失衡。

  同時,讓孩子讀書,創造整體上良好的讀書環境比硬塞給他一本書要好,營造一個家庭氛圍,比讓他一個人苦學要好。現代教學不比傳統私塾,沒有一個精通傳統文化古典文學的啟蒙老師盯著你的孩子,學校裡也不太可能會教這些,家長不懂一點怎麼幫孩子做決定呢?家長都搞不明白的事,卻要求孩子搞清楚,自己每天看電視玩游戲,卻要求孩子書不離身。如果教育都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國學大師豈不是可以批量生產?

  不求甚解,原本就是陶淵明提倡的境界,遑論少兒乎?以孩子的記性,要記住一首詩一首詞甚至是一篇散文,可能不是太難的事,難在融會貫通。但是家長們不需太著急,太功利,煌煌巨著,自小牢記於心,雖不能懂其意,但長大后有一天突然開竅,就會領悟其中妙趣了。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