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少兒版《白蛇傳》仍是一部成人劇

路中林

2016年10月20日08:50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少兒版《白蛇傳》仍是一部成人劇

  一部少兒版《白蛇傳》正在網上爆紅,從場景到音樂都“神還原”《新白娘子傳奇》,讓不少網友又驚又喜,不過依然有人表示出一絲隱憂。

  他們質疑的不是“小孩演大人”這種藝術表現形式,而是擔心《白蛇傳》中過分強烈的成人情感要素會對觀看此劇的兒童造成不良影響,即他們擔心此劇會加快兒童成人化的步伐。尼爾·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一書中曾如是寫道:“不得不眼睜睜地看著兒童的天真無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漸退化,然而扭曲成為偽成人的劣等面目,這是令人痛心和尷尬的,而且尤其可悲。”尼爾·波茲曼對成人的評價未免太過消極、陰暗,不過至少較為准確地表達了大多數成年人的心聲,即兒童應保持一份天然的純真,對“性”或“情愛”等既不了解更無興趣了解。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人類對自身心理、身體等研究的加強,這種刻板僵硬的兒童形象正在不可避免地被消解。弗洛伊德曾指出,人類從幼年起便對性充滿了好奇和揣測。兒童對成人情感無知,並不代表他們對此一無所知,他們始終在以自己的眼光看待這一切。兒童的成人化或早熟化恐怕不可盡免,如果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也斷不會因為一部《白蛇傳》而加速或放緩進程。

  觀看少兒版《白蛇傳》的主要還是成年人,特別是那些有懷舊情結並熱衷翻拍經典的影視劇消費人群。這部《白蛇傳》說到底仍是一部成人劇,盡管演員是兒童,受眾則主要是求“新”心切的成年人。與其說這些成年人擔心兒童受到不合時宜的信息影響,不如說是因為他們在其中嗅到了一絲格格不入的氣味。如同不少網友表示的:所有的人物都被“萌化”了。將人物“萌化”,亦即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成人特有的嚴肅氣質,觀眾便會自覺地放低要求、放棄苛責,這並非暗示小演員們演技不佳,而是意在表明,小孩演大人的表演模式更討喜,因為除了作品的情節等要素外,觀眾還會自覺地尋找其他一些審美價值,如兒童天真的表情、笨拙的動作等。通過年齡差來降低消費者心中的預期,本身就是典型的商業化操作行為,由此可見,這依然是一部帶著濃郁商業化色彩的成人劇。

  我們也必須承認,這部《白蛇傳》承載著部分影視工作者對藝術價值的追求。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演員?相信這是每一名演員都曾思考過的問題。撇開他們的答案不論,誰也不能否認時下國內影視圈正變得越來越浮躁,不少演員不再將精益求精地打磨和提升演技作為主要工作,反而熱衷於炒作、制造話題,過著舍本逐末的生活。負責《白蛇傳》的總導演潘禮平表示,他們在選拔小演員時“隻造小戲骨,不造小童星”“隻選對的不選貴的”,這顯然不只是翻拍,還是對經典的致敬,“我們就是完全一比一地復刻,向經典學習向經典致敬,隻要是真正好的經典,就會去爭取全面地還原,也會有創新”。當翻拍經典已成為商業化操作的慣常手法,當翻拍不斷淪為惡搞、褻瀆時,我們的影視文化實則已處於不折不扣的倒退之中。這份焦慮顯然挂在每個清醒的影視工作者心中,也懸在每一個觀眾心中,讓原本不甚合宜的小演員以認真的勁頭再現經典,的確不失為一種發人深省的方法。

  少兒版《白蛇傳》是各項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它既展示了一部分影視工作者“讓演技決定一切”“回歸經典”的雄心,也展示出資本在控制影視劇生產后的野心。簡而言之,《白蛇傳》主要涉及的是商業問題,而非心理問題,過分擔心並無必要。

(責編:董曉偉、王倩)